国务院新闻办昨日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城镇化、人均预期寿命、粮食产量、综合能源等一系列发展指标上达到或超过预期,在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亦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2021年至2025年中国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头4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5%的较快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突破130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达到140亿元。在经历世纪疫情、美国贸易霸凌冲击的情况下,中国仍能保持这么高的经济增速,放眼全球经济发展史都是罕见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具有规模效应和强大韧力,“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非但遏制不了中国前进,反而加快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35万亿元,更是可圈可点。对内而言,这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这三个排名前三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也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的总量。对外而言,相当于五年之间再造了一个德国或日本,相当于英国和法国加起来的总和。
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制造强国,也是创新强国。过去五年来,中国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制高点: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营运,大型液化气运输船全球领先,中国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作,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背采样返回,第一次按照国际通航标准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运行。这些“第一次”、“第一座”,充分彰显中国创新的巨大突破。
这些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期间,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了30万亿元,连续15年坐稳全球制造的“第一把交椅”,22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愈来愈好。”最近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力量,这亦被视为促成美国和中国快速达成贸易框架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四五”规划也明确了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支持香港发展“八大中心”。有中央大力支持,有国安法保驾护航,近年见证香港在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例如,预计2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股市发展蓬勃,相比2019年,每日成交额上升约140%,市值总值增加约40%,今年更重登新股上市集资额全球第一宝座。
香港亦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日新月异,将香港的科研优势和深圳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形成“一国两制”下的协同发展模式。另外,香港不断擦亮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金字招牌,在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方面亦取得长足进步。国际调解院将总部设在香港,凸显了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和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定位。
总而言之,“十四五”期间香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国安法实施后,实现了社会稳定,加快了经济复苏,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也为未来五年实现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