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昨日以24994点收市,再创三年多来新高,市场纷纷提高港股全年目标预测,标志着特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举措结下丰硕成果。事实上,由落实“打风不停市”到简化上市流程,从优化公司迁册制度到大力吸引家族办公室,这些改革举措重振了市场信心,加快了外资流入,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彰显了香港金融市场的活力与韧性,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资金“避风港”的地位。
过去,香港在恶劣天气下的停市安排不仅影响市场运作的连贯性,亦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脱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勇于打破陈规,与香港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迅速回应市场诉求。去年9月香港交易所正式实施“打风不停市”政策,这是特区政府金融改革的里程碑。这一改革政策成功落地,展现了特区政府对国际市场标准的洞察及政策制定上的高效执行力,不仅强化了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促进金融机构数字转型,为香港股市注入新活力。
特区政府为推动企业上市而进行的连串制度改革,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这包括简化上市流程、优化监察架构、放宽对科技公司和创新企业的上市要求,以及为支持中小企业上市提出更多鼓励措施,成功吸引全球优质企业包括“独角兽”企业来港上市。年初至今,香港新股上市非常火爆,已有5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30%;集资额高达1240亿港元,按年增加590%,暂时位列全球第一。鉴于仍有约200只新股排队来港上市,其中不乏内地A股市场的龙头企业来港第二上市,预料全年新股集资额将继续领先全球金融市场。
连串金融改革立竿见影,为香港股市注入源头活水。恒生指数今年累计上升逾25%,在全球名列前茅。股市成交量亦显著放大,显示投资者参与度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发动贸易战和关税战、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阴霾笼罩下,香港金融市场展现出了强大韧性,外资非但没有从香港退却,反而加大了投入。国际投行近日发表的专题研究发现,在参与香港新股上市的基石投资者中,外资占三分之二,本地资金占三分之一,印证了国际资金正在温和撤出美国市场的大趋势,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资本“避风港”的地位。在事实面前,那些看衰香港金融市场的人被狠狠打脸。
金融改革措施既深且广,触角延伸到多个领域。特区政府改革公司迁册制度,反应热烈;大力吸引家族办公室,前年底已有2700家落户香港,年底前有望再增200家;香港的资产和财富管理规模突破35万亿元,稳居亚洲第一。国际市场普遍预期,香港将于未来两年超越瑞士,独占全球资产管理之鳌头。另一方面,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架构也走在世界前列,实施了虚拟资产发牌制度,稳定币条例草案已提交立法会。连串符合本地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监管制度的落实,为金融科技生态圈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面对亮眼成绩,特区政府展现出持续改革破局的决心。李家超昨日强调未来将持续优化完善上市制度、进一步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吸引全球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提升香港作为上市地点的吸引力和活力。新一份施政报告咨询已经启动,目标是融会政府、企业、专家和民间智慧。正如李家超指出,期待社会各界进言献策,政府必将仔细研究、广纳良策,全城齐心协力推动香港全速向前发展,进一步擦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