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当改革的促进派 做改革的实干家

2025-07-29 05:01: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香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录得同比升幅,分别上升11.9%和11.1%。同日,消息指有知名国际快餐集团部署出售旗下商铺物业。本港外贸表现良好与商家出售物业虽是两回事,但的确反映在香港整体经济正面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速进行。面对新形势,香港社会需要更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加快培育新产业、新赛道。

  在外围环境变乱交织、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搅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情况下,香港外贸增长已连续16个月,殊为不易,这充分体现了本港经济的韧性。对比今年6月与去年同期的外贸表现,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增加了17.2%,其中对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的出口货值分别劲增52.6%、48.3%和37.6%。亚洲之外,输往其他地区的出口货值录得跌幅,欧美市场表现不济。香港的外贸结构正在改变,反映特区政府近年积极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收到了成效。

  另一方面,一家扎根香港50年的国际快餐集团自年初开始与多间代理行接触,部署放售旗下物业,直至上星期物色到一间测量师行作委托。该集团在香港有200多家分店,早年曾购置舖位,作自用及长线投资。现在计划分阶段标售舖位,最终是“一个不留”。该集团同时强调,出售物业不会影响其餐厅营运,集团将致力发展香港市场,并期待香港市场继续成长。

  国际快餐集团出售物业的同时,承诺继续扎根香港市场,反映其投资理念的重大转变。香港商铺价值不菲,闹市繁华地段呎租之高昂曾屡屡打破世界纪录。然而,一场疫情改变了这一切。疫后人流重现,但消费模式已悄然改变。特别是网购、速递大行其道,导致店舖的含金量大跌。上述集团在尖沙咀的一间舖位,几年前估值10亿元,现在萎缩至4.6亿元。曾经有“舖王”之称的某家族高峰期拥有数百亿元身家,如今不断出售物业,这从侧面反映香港市道变化之快。

  多少年来,香港经济以地产业为主导。地产经济造就了香港的繁荣,但也带来高地价、高楼价、高租金,造成百物腾贵,制约了香港的经济竞争力。香港现时零售业、餐饮业经营艰难,不少老字号相继执笠,高租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不能因为部分行业艰难求存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事实上,香港经济保持增长势头,金融、外贸、物流这三大支柱依然坚挺。就金融业而言,无论是香港管理的资产总量、在香港新注册的本地及国际企业数量、在香港落户的家族办公室数量,都录得显著增加。在境内外资本的大力推动下,香港新股上市热潮澎湃,IPO集资额重夺世界第一。这是本地及境外企业用真金白银对香港投下的信心票。

  更重要的是,香港创科发展风起云涌。北部都会区建设日新月异,新田科技城旧貌换新颜,河套深港科技园区茁壮成长,申请落户的创科企业之中,不乏国际知名製药巨企和内地科创巨头。香港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产业、新赛道已见雏形。

  说到底,“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的优势,祖国是香港最大的靠山。百年变局之下,香港“内联外通”优势更加凸显,进一步吸引各地创业者来港投资兴业,成就梦想。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宁做艰难改革者,不做安逸停滞者”,要“做大个饼”,体现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只要香港社会团结一心,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求变,更大机遇就在眼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