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平台发布《施政.再报告》第三集,聚焦招商引资,当中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过去一段时间吸引海内外企业来港落户扩张卓有成效,这张亮丽成绩单展现了特区政府的奋发有为,印证了香港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截至今年7月底,注册本地公司总数超过150万间,注册非本地公司总数超过1.5万间,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背后反映的是本地及海外企业对香港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同。“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既有“一国”之利,又有“两制”之便,成为跨国企业进入内地大市场的桥头堡,也是内地企业扬帆出海的首选之地,“双向平台”作用在招商引资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香港招商引资成果超乎预期,离不开特区政府积极有为。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共引进84间从事前沿科技的重点企业,预计未来数年可为香港带来500亿元的投资。引进办即将公布第5批共10多家重点企业,包括多家国际领先的医疗企业。事实上,香港近年引进的重点企业不仅涵盖大数据、生命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及先进制造等四大领域,亦引入结合科创和文创的企业,有力推动香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加快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
另一方面,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特区政府的“耐心资本”,致力发掘和投资内地和海外的优秀团队和优质企业,吸引它们来港落户发展。目前港投公司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当中超过10家公司已经或准备在香港上市的申请。这意味着,港投公司的投资将获得市场回报,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扩大了发掘投资更多好项目的能力。
李家超在影片中提及两家近年引入的企业,其中新加坡企业Kiztopia于2022年进军香港,看中的正是香港成熟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助其打造IP。短短4年间,Kiztopia已在香港大型商场开设了4间分店,同时引入旗下其他两个品牌,计划今明两年内再开至少两间实体店。另一家来自上海的西井科技去年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暨海外研发中心,借助香港本地高校、公营机构及企业资源,将业务打入2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逾200个客户。这两家企业来港后大展拳脚,是无数海外企业在香港取得成功的缩影。
在中央支持下,香港积极吸引海内外企业来港上市。今年初至今,已有50多家企业来港上市,其中不乏“A+H”模式,也有回流的中概股,助力香港重登全球新股集资额第一宝座。接下来还有200家企业排队来港上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不断得到巩固。
展望未来,外围环境变乱交织,贸易格局加速调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速重塑,香港是挑战和机遇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李家超强调,香港招商引资的步伐不会停,只会越走越快,越走越稳。香港将继续开拓中东、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鼓励更多国际企业通过香港连结内地市场,深化与内地企业的合作,同时吸引更多内地企业来港,把握香港独特定位,布局全球市场。
香港招商引资硕果纍纍,彰显“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助力香港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当然,形势不断在变化,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招商引资也面临从“量”到“质”的提升,困难不容低估。但只要坚定发展方向,发挥好香港的“双向平台”优势,不断优化制度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全球企业“成就梦想的地方”,香港未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