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中国流纹岩”值得特区联合申遗

2025-08-13 05:01: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民建联建议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基础上,联合西贡六角形石柱群与福建、浙江的流纹岩地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统称“中国流纹岩”,以深化本港及国家自然遗产保护政策的衔接,促进生态环境保育、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具创意且有可行性的建议,社会上反应热烈。特区政府理当牵头统筹做好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香港拥有独特而珍贵的地质资源,其中六角形石柱群散布在西贡区方圆100公里的陆地和海上,规模为全球最大,蔚为奇观。早于201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2015年更名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2022年10月,西贡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六方形石柱群),入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全球首批100位地质遗产地名录。这足以显示,特区政府在地质保育领域的努力与成就获得广泛认同。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世荣指出,香港在申报“中国流纹岩”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上具有多项优势,包括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世界级地质奇观;该公园地质特征是全球罕见的,形成了独特的海蚀地貌奇观;该流纹岩石柱群有着完美的自然保存状态;香港具有都市地质公园典范,呈现出城市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些特征都能契合世界自然遗产的评定标准,因此希望能够进行申报。

  香港与福建、浙江省联手申遗,可发挥规模效应,展现美丽中国的地质多样性和地质构造上的内在联系,促进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事实上,别看西贡六角形石柱群与福建、浙江的流纹岩地貌“长相”不同,其实同属白垩纪(约1亿4千万年前)酸性火山石,均由火山活动形成,富含石英和长石,具高矽特征,且形成于类似的板块构造背景。这些地质特征在区域上具有连续性和互补性,可构成一个跨越华东沿海的火山岩地质遗产群,展示白垩纪火山活动的完整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同西贡的六角形石柱群已纳入世界地质公园一样,福建武夷山和浙江雁蕩山亦分别因为丹霞地貌及沉积岩特征,先后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三者合并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既增加成功机率,亦减少相关成本。

  民建联的这项倡仪,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支持。事实上,由香港牵头申遗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是香港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法制健全以及高度国际化,具有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内联外通”的重要区位优势;二是香港牵头联合东南沿海相关省份共同申报,成功几率更大;三是通过香港牵头联合内地,可以拉动内地相关省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流纹岩历史研究达到世界水平,同时提升中国地质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应当说,香港可以发挥出申遗的关键作用。

  由特区政府牵头跨境联合申遗,是香港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之外,发挥自身所长、贡献国家所需的又一体现,但其中的挑战也不可小觑。申报工作需要系统的规划及协调力,需要特区政府作为主导去进行资源整合、流程规划及申报流程等相关工作,同时需要与内地其他省份合力推动工作,例如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参照申遗的相关标准,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引。

  特区政府要将好事办好,民间支持不可或缺。有专家建议建立中国流纹岩展览馆或者研究中心,帮助公众了解地质知识和提高文化保护意识,更利于汇聚民间智慧为申遗工作提供学术支撑,这值得特区政府认真考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