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香港有条件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圈

2025-08-20 05:01: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港交所旗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华润物流、GKE合作、位于西九龙的交割仓昨日举行揭牌仪式,这是香港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圈的重要一步。在国际地缘政治深度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之际,香港强化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地位,不仅能提升金融中心竞争力,更能促进内地客户与国际市场的连结,及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这是香港发挥独特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又一生动体现。

  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内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金属生产及消费地,但定价权相对薄弱,主要受制于国际市场供需、美元汇率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重组,对稳定的金属供应构成更严峻挑战。强化中国对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保障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谓是当务之急。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在服务国家对大宗商品交易战略需求方面可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十多年前,港交所收购了历史悠久的伦敦金属交易所,这是港交所首次进军大宗商品交易圈,其中三成交易与中国内地有关。伦敦金属交易所近年发展势头良好,去年推出新的电子交易平台,今年初将香港纳入为其全球仓库网络内的许可交付地点。在香港设立交割仓也是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内地金属用家的交割成本,也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加入香港的大宗商品交易产业链,参与市场建设。

  伦敦金属交易所已在香港批准了8个认可仓库。其中,位于长沙湾润发码头的交割仓于上月中旬开业,主要承载铜、铝、镍及锌等金属,很快已经完全爆满,既反映内地市场对相关金属需求之殷切,也体现香港交割仓运作之高效率。华润物流方面表示,有关码头正规划第一期扩容,在现有1万平方呎的基础上,扩大至3万平方呎,大约一年可建成。作为交割仓用家之一的江西铜则强调香港仓为他们带来了方便,未来会经常使用。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的愿景,交割仓启用标志着香港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圈走出了关键一步,意义重大。过去,内地企业依赖新加坡等海外交割仓,由于与内地制造基地距离遥远,物流成本较高,也存在地缘政治风险。香港作为中国南大门,且拥有世界一流、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在港设立交割仓,让内地企业与伦敦金属交易所更好地连结,大幅降低了参与国际金属交易的成本。金属在香港交割,也有助于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引领市场变革,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属交易中的使用和话语权,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香港交割仓发挥“储备点”和“稳定器”的功能,提升金属资源在区内稳定供应的韧性,也彰显了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自由港,可有效缓解国际地缘政治对内地企业的冲击。同样重要的是,有关合作还能促进香港金融与物流的合作,带动第三方服务与海运保险、仲裁服务等,而金属期货、对冲和相关衍生工具以及跨境结算服务的推出,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注入新动能。

  鉴于内地是全球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生产地和消费地,香港在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圈方面前景广阔,推动香港成立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正是其中之一,特区政府年内将公布有关方案。这一事实再次证明,抓住国家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好自身所长、贡献国家所需,香港的整体竞争力将不断跃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