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加快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以创科赋能产业升级

2025-08-26 05:01: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昨日,在行政长官李家超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的见证下,国家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为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此次授牌在香港创科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科研实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和充分信任,更赋予了香港更大的责任使命。香港创科界要以此为契机,用好中央的支持,加快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勇于探索科技前沿,努力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香港的独特作用。

  国家科技部今年初批准了香港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其中12所由国家重点实验室改组而来,另外3所为新建。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已于7月1日正式投入运作,且全部依托于五所全球百强大学,这一布局充分反映了香港在科研领域的强项所在,也体现香港院校人才济济,是国家基础研究和创新突破的一支重要力量。

  香港在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占了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的近半,涵盖传染病、肿瘤、肝脏、神经和消化疾病等研究领域。例如,香港科学家在阿兹海默症的血液诊断技术和肝脏的双重免疫疗法上,已取得国际认可,并获多国批准应用。又如,香港科学家针对胎儿免疫系统疾病的突破性检测方法领先全球,赢得了诺贝尔奖之外的几乎所有科技大奖,有关技术可进一步应用于肿瘤的提前检测,前景广阔。另外,香港在海洋气候科学、量子和材料科学、精密工程等领域都有相当的实力,曾助力国家太空建设计划,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香港科研近年发展迅速,这是中央大力支持的结果。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香港科技发展,2017年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促进香港与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2022年“七一”视察香港时,又专门到香港科学园考察。在习主席亲自关心下,中央在科技项目开放、资金南下、平台建设、设施设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挺港惠港政策,香港与内地科技合作持续深化,成果不断涌现。在最近的几次国际科技大奖赛上,香港科研团队收获甚丰。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创科集群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二位,彰显大湾区城市强强联手,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唯有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进一步发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香港要坚持以基础研究厚植创科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坚持以平台建设集聚高端人才。围绕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在美西方针对中国的“卡脖子”领域,强化攻关,多出原创性、高质量、标志性的成果,助力国家所需。同时要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经济增长点,加快香港产业升级的步伐和质量。

  推动创科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央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而此次1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就是绝佳的平台,一方面能集聚更多国际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有力促进与海内外的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发挥创科界的“超级联系人”角色,为香港和国家建设提供更强的支撑。我们期待,此次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将开启香港创科发展的新阶段,未来还将涌现更多的一流研究机构,香港在国家创科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得到强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