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昨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当天就促成了33份备忘录和协议,涵盖基建、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今日将继续见证更多备忘录和协议的签署。这一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香港发挥好“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既可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能造福“一带一路”国家的民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重要力量。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及世界奠定高质量互联互通的发展新格局。10多年来,“一带一路”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大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了共建国家的交通基建项目,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福祉,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许。一些西方政客将“一带一路”抹黑为所谓“债务陷阱”,一再被事实打脸。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充分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及普通法优势,为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23年,香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1330亿美元,为10年前的3.6倍。2024年,香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品贸易额达2761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八成,为同期香港对外贸易增幅的3.2倍。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香港一度被征收高达145%的高关税的巨大挑战之下,香港外贸连续17个月上升,正是“一带一路”国家撑起了香港外贸的“一片天”。
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以来,高度重视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到访11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上百个协议及备忘录,结下丰硕成果。例如金管局与沙特共同出资支持创建了10亿美元的基金,沙特的投资和创科论坛先后在香港举办,香港和沙特分别有ETF在对方市场挂牌上市;“一带一路”办公室与沙特投资部开展合作,为香港基建及相关专业服务进入当地市场提供支持。今年以来,香港新股上市高潮迭起,其中既有“一带一路”国家的股票来港上市,也有相关国家的主权基金为新股上市提供支持,提升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一带一路”的合作领域持续拓宽,由旅游业延伸至教育、文化艺术、青年交流等。目前约110个“一带一路”国家可免签证来港,相关国家来港游客的增幅最显著;每年有4000名“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在港学习,擦亮了香港“留学港”的金字招牌。今年8月香港上演了沙特超级杯,这是此项赛事首次在东亚举办。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展出香港首个聚焦伊斯兰和中华文明之间文流互鉴的艺术展览,彰显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香港贸易局披露,在过去九届论坛上成功组织约5400场商务对接会议,支持超过2000个项目的对接,直接和间接促成了30多项合作交易。其中一家香港创投公司瞄准印尼2.8亿人口的大市场,通过建立智能化和半自动化的蛋鸡农场,每日为当地供应100万只鸡蛋,成为当地居民的蛋白质供应来源之一。该公司还借钱给当地农户,帮助其完成资金运转。
“一带一路”前景广阔。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鄢东昨日表示,正在研究推动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共建单一自贸区,支持香港对外商签更多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网络。国家是香港最坚定靠山,香港需要更加努力,更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持续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为助力国家更高水平开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