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平台发放一段结合人工智能(AI)生成的短片,预告下周三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时,他和团队将佩戴的领带和领巾设计。这段预告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次创新的宣传手法,更释放出特区政府将更加主动拥抱AI、借以推动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的重要信号,展现了香港积极配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的决心。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世界各国争相在有关领域投放大量资源,力求在这场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与AI相关的企业成为金融市场的投资热点。内地在AI领域发展势头迅猛,5年间,相关企业由1400家增长至5000家,即平均每11小时就诞生一家AI企业。今年初,开源语言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AI加快渗透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务院上月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勾勒AI应用发展的路径图和时间表,标志着内地全面迈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新阶段。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香港不能落后。推动AI发展是方向,也要研判潜在风险,尤其是平衡劳工就业和私隐保护等方面。在反复考量过后,据悉,政府认为既然要走国际科创中心之路,便不能瞻前顾后,原地踏步,而是要大步迈进,积极拥抱AI并推动AI产业在香港的发展,善用香港在AI科研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力争在AI政策和发展方面冲在国际前沿方阵。这体现了魄力和远见。
施政报告将在AI方面重点落墨,将有不少篇幅聚焦AI应用,据知报告中“AI”一词出现频率达数十次。特区政府将以身作则,积极推动各部门应用AI、落实AI政务,利用AI优化便民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素。特区政府将更积极鼓励各行各业广泛应用AI技术,全面提升本港科技发展水平,同时通过开拓更多AI应用场景,吸引更多AI企业落户香港,加快相关生态链的形成。
AI发展离不开教育,预留资金推动中小学数字教育,将AI纳入核心课程,强化教师培训,是重点方向。AI教育要从小朋友抓起,在这方面,内地已先人一步。以诞生“科技六小龙”的浙江省杭州市为例,从今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起,全市中小学开展每年不少于10学时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深度对接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发展定位,培养具有“杭州特质”的未来人才。
其实特区政府早已将AI列为香港创科发展的四大重点方向之一,并有不少政策配套。去年施政报告推出30亿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鼓励业界善用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超算中心将于今年内启用,提供高功率密度、高效能及可靠的数据存储及运算支援。港投公司作为特区政府的耐心资本,已投资多间AI企业,以政府资金投入作出直接支持,部分企业即将上市。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AI技术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更是解决香港社会问题的潜在方案。智慧城市、智慧治疗、智能交通、个性化教育等应用,将有效化解香港人口老化、医疗压力、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和幸福感,实现技术进步和社会福祉的双赢。去年底开始,香港股市升幅领先全球,包括AI在内的科技企业是重要推动力。
AI新纪元已经展开,抓住了AI发展的先机,就掌握了开启未来的密码。否则,一步落后则步步落后。施政报告以AI预告片打头阵,令人鼓舞,特区政府将如何以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很快将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