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四不”是不容逾越的底线

2025-10-03 05:01: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9月30日,崔建春特派员约见美国驻港总领事伊珠丽,就其到任后有关行为提出严正交涉,并明确提出“四不”要求:不见不该见的人,不同反中乱港分子串联勾结,不得煽动、协助、教唆、资助反中乱港活动,不得干预涉港国安案件审理。此次约见是一次严重的警告,表达了中方的强烈立场;当中提出的“四不”要求,具体明确,不存在模糊空间,是不可逾越的外交底线和政治红线。任何美西方政客和反中乱港分子,不要心存侥幸,任何触碰底线的行径,必遭强烈反制。

  早在9月23日,崔建春特派员在接受伊珠丽到任拜会时,就已经提出“一个符合”和“一个不得”要求;而此次约见态度更严厉,提出的要求更加具体清晰。一周之内两度会见,由“到任拜会”到“严正交涉”,既反映了中方的严重关切,也说明了伊珠丽所作所为的严重性。

  第一,不见不该见的人。伊珠丽不是普通的外交人员,而是美国驻港外交机构的最高代表。什么人该见,什么人不该见,这是最基本的外交常识,她不可能不知道。但令香港社会高度警惕的是,这名与2019年香港黑色暴乱关系密切的政客,刚履新就高调地与反中乱港分子如陈方安生等人会见。一个是黑暴“幕后黑手”,一个则是“乱港头目”,这样的会见意欲何为?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二,不同反中乱港分子串联勾结。自黑暴惨败之后,反中乱港势力逃的逃、匿的匿、抓的抓,美国当局在香港的政治代理人不断消亡。伊珠丽在此阶段获任命来港,显然怀揣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其借履新酒会聚集反中乱港势力的一幕,已经暴露了此人未来工作手段和企图。然而,不管以何种名义、不论以何种方式,不论是公开还是私下,伊珠丽都不得与反中乱港分子保持任何联系。谁是反中乱港分子,伊珠丽心里比谁都清楚。

  第三,不得煽动、协助、教唆、资助反中乱港活动。《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都有明确规定,享受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 “负有不干涉该国内政之义务”。而长期以来,美国当局就以各种手段干涉香港特区内部事务,从NED到NDI,从收买到明目张胆的站台,从大学学生会到立法会政党,美国势力无孔不入,这也是香港社会长期动荡的根源。但伊珠丽必须认识到,今天的香港,已再无其插手破坏的机会。

  第四,不得干预涉港国安案件审理。自香港国安法生效实施后,美国当局就不断借相关案件抹黑攻击香港,更以所谓的“报告”名义,威胁制裁特区司法和执法机关人员。而在黎智英案审讯的200多天时间里,美当局更是不断干预、破坏、恐吓法庭,但一直徒劳无功。如今黎智英案已到了最后审判阶段,伊珠丽及其背后的势力,不要试图作出任何干预法庭的行为,更别妄想“捞走”黎智英。只要她胆敢“出手”,就必遭痛击。

  中国有句老话“勿谓言之不预也”。崔建春特派员提出的“四不”,不是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要求,而是必须全面落实的外交规矩和原则;此次约见不是普通的外交会见,而是严正交涉。如果伊珠丽以为美国还有空间、自己还有能力在香港“重操旧业”,继续进行乱港活动,触碰底线红线,那么等待她的将是严厉的反制。今时今日,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绝不会有任何妥协空间。如果伊珠丽还有基本的外交常识,她就应当明白,及时收手,避免自取其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