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当日,建筑署公布“安保俊和联营”承建的三个简约公屋项目存在剪短螺丝、钻孔加大等工序问题,影响结构安全,已成立独立调查专队跟进,责成承建商提交补救方案。若调查后发现有违约或违法问题,将果断报警处理,肃清工程界害群之马。建筑安全无小事,发现问题总比发生问题要好,特区政府主动巡查并采取果断行动,这正是高度负责任的体现。
建筑署今年8月底发现小榄简约公屋项目有质量问题,有撑板和螺丝分别被剪短,房屋局和建筑署早前已向承建商“安保俊和联营”发出书面警告。近日再发现,同一承建商负责的屯门和柴湾两个简约公屋项目存在类似情况。在巡查过的4000个螺丝中,有6%被剪短;2000个铁板钻孔螺丝位,有两成被扩大。建筑署指出,螺丝被剪短或螺丝孔被扩大,会影响结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三个项目都出问题,反映相关问题是有系统性和刻意的行为,也反映特区政府的主动巡查机制行之有效。
公屋项目存在质量问题,这并非第一次。但和过去不同的是,这次并非由居民投诉或传媒报道引爆,而是建筑署主动巡查发现纰漏,由于是项目落成前已发现问题,没有构成对居民的实质安全风险,补救起来相对容易,凸显将安全把关程序前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中秋节当天“自暴家丑”,这种不掩盖、不回避、不低调处理的方式得到各方肯定。特区政府不害怕暴露问题,展现了解决问题的决心、能力和自信。责成承建商必须高质量且按时完成项目,因此产生的费用由承建商全部承担。这样的处理方式公平公道,足以赢得市民的信任。
特区政府还明确表态,若涉及违约或违法“将报警处理”,这简短的一句发出了重要信号:公共工程的安全底线不容挑战,市民的生命安全不容妥协,对任何偷工减料的行为都是零容忍,这足以形成威慑:工程质量时刻处于监管之下,违规成本大幅上升。这将从根本上促使承建商提高质量和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施工标准。
当然,今次事件也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反思的机会。首先,建筑署发现小榄简约公屋项目出问题后,虽然举一反三,巡查同一承建商负责的另外两个项目,但当时未有发现,说明巡查不够仔细和深入,幸好再次巡查发现了问题;其次,直至现在,建筑署仍未能了解承建商剪短螺丝的动机何在,需要跟进调查;其三,挑选承建商需要更严格把关,建立更完善黑名单制度,有助防患于未然;其四,有必要引入无人机、大数据乃至AI技术,实现对公共工程无死角、全链条的监察,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简约公屋是本届特区政府为尽快改善基层市民居住环境而推出的创新举措,备受舆论欢迎。今次质量问题出在工序,出在承建商未遵守合约,而不在于简约公屋本身。事实上,螺丝虽小,却关系重大;公屋的建筑工序可简约,建筑质量不容有任何闪失。今次事件既是警示,也是检验,让公众看到特区政府对公共工程质量的高度重视,对解决问题的高度责任担当。
月有阴晴圆缺,但特区政府对公众安全的守护不应有任何缺失;良政善治不是空洞口号,而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从主动巡查发现问题,到主动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再到果断处理问题,反映了特区政府治理体系的改善。一个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应当具备自我检视、自我修正的能力。透过今次事件,增加了社会各界对特区政府推动良政善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