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下月1日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之际,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令人惊艳的9月份外贸数据:出口增长8.3%,进口增长7.4%,同期中国对美国出口锐减27%。中国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持续下降的同时,对全球非美市场的出口呈现强劲增长,这一此消彼长的趋势,亮出了中国无惧美国威胁的底牌,也为香港在新形势下沉着应对挑战注入强大信心。
9月份中国外贸表现十分亮眼,出口增速创下今年3月以来新高,进口增幅更达到去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展现了中国外贸的强劲韧性。综观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贸易顺差达到8750.8亿美元。
海关总署总结出中国前三季度外贸表现的五大特点:一是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二是市场多元化加速推进,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亚太经合组织、欧洲的贸易全部增长,“一带一路”共建国占了中国外贸的半壁江山;三是出口产品向新向优,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逾六成,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超过五成,风电出海也跑出了加速度;四是进口运行逐步回升;五是外贸主体积极活跃,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7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超过60万家,挑起了中国外贸的大梁。
在中国前三季度外贸亮眼数据的背后,另一组数据更加引人注目。今年1至9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6.9%,美国在中国外贸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美国曾长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8年,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比重高达19.2%,这是历史顶峰。也是在这一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此后中国推动市场多元化策略,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的比重持续下跌,去年降至14.7%,今年的比重更加萎缩。如今,美国市场落在东盟和欧洲之后,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美贸易战重塑了中国外贸格局,中国在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的同时,积极推动贸易多元化战略,实现了外贸的持续增长,非美市场成为中国出口的新支柱。市场人士更指出,中国出口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包括电力充足赋予的生产成本优势,产业集聚赋予的生产效率优势,庞大工程师队伍赋予的产业链优势。数据还显示,美国从其他地方进口的部分产品的价格,比从中国进口的价格高出100%,这意味着即使在美国高关税之下,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拓新市场,推进外贸结构转型,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减低。美国正面对非常尴尬的现实:高高举起的关税大棒,最终落在自家身上。美国豆农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蒙受惨重损失,就是最好的例证。事实再次证明,中方一再强调对于贸易战“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足够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政府早前公布8月份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4.5%,高于市场预期,这也是连续第18个月增长,主要得益于对中国内地、东盟及欧美市场出口回暖,以及机械与电动设备等关键产品需求强劲。展望未来,即使美国贸易政策继续影响国际贸易流向,但亚洲尤其是内地经济持续增长,以及香港与不同市场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将继续为香港的商品贸易表现提供支持。
内地和香港的外贸展现强劲韧性提升了市民对未来的信心,只要香港发挥好“内联外通”优势,在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加大力度拓展新市场,就足以应对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