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昨日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也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港澳传递。从深圳莲花山公园的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到香港、澳门、广州的同步起跑,四座城市以火炬为纽带,共同演绎了“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生动一幕。而在一棒棒火炬接力中,香港市民看到的不仅是协力同心的湾区精神,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更大作为的时代机遇。
香港各界对火炬传递并不陌生,当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港传递时的一幕,至今令人难忘。但作为全运会主要赛区举行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与穗深澳同步举行,更可以说是“别开生面”。从香港启德体育园到澳门大三巴牌坊,从广州镇海楼到海心沙,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四个城市的标志性地点,共同串起了一条连绵不息之路。
这是一次展示三地独特魅力的传递。在香港,传递融合跑步、渡轮、巴士三种方式,串起添马公园、金紫荆广场、文化中心等著名景点,“海陆空全方位展示香港魅力”。50位火炬传递手中一半是体育界代表,另一半则包括少数族裔、义工及青年,充分体现“多元共融”理念。四座城市中来自各行各业的200棒火炬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擎“绽放”,穿过三地四城地标,把岭南文化、山海风情、潮流时尚和现代都市串联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卷。
这是一次展示湾区发展成果的传递。十五运会火炬的“源火”采自南海1500多米深的海底,通过太阳能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火炬传递则应用了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大湾区作为国际创科中心的产业优势,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正如署理行政长官陈国基表示,火炬传递三地同日启动,不单是一项创举,更充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三地同心协力,融合发展。
这是一次增强港人发展信心的传递。昨日有大量市民和游客沿途观看打气。尖沙咀天星码头一带人头湧湧,启德体育园附近的打气区人山人海,挥舞国旗与区旗、呼喊口号,为火炬手加油鼓劲。多间学校安排学生到场见证,有老师表示,从火炬传递的过程,可以感受体育精神,更能增强学生的国民意识、增强对大湾区发展的认识。
当前的香港正处在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各项国际排名持续创出新高,国际资金、高端人才不断聚集,发展欣欣向荣。日前出台的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发挥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为香港发展赋予了更大的动能。而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正如火如荼进行,将为推动香港把握发展机遇,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时机香港参与举办全国体育盛事,意义重大。
即将举办的十五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事,更是人文盛事、发展盛事;火炬传递既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也是现实为未来的注解,从中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光明的前景。正如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火炬传递是对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精彩诠释。熊熊燃烧的“源火”,从深海走来,由湾区出发,广泛传递,生生不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传递着信心与力量,镌刻着粤港澳三地携手同行、共筑未来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