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展开“君子之争” 实践高质量民主

2025-11-07 05:01: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提名期昨日结束,累计有161位有志之士报名参选。从报名参选人数超过上届、背景五光十色、“新面孔”大幅增加、选举气氛特别热烈来看,香港新选举制度的运作日臻成熟。社会各界相信,获“入闸”资格的候选人将展开一场高水平的君子之争,通过比政纲、比专业、比形象争取选民支持,选出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届立法会。

  根据选举事务处的报名资讯,立法会90个席位全部有竞争,界界有得选。由于参选人较上届更多,竞争将更为激烈。竞争最激烈的是地区直选,51人报名角逐20个席位,有的选区6人争2席。功能组别28个界别,报名人数超过60人,每个界别至少有2人参选,没有人能够“躺赢”;选委会有50人报名参选,比界别议席多10个,得票低的将面对被淘汰。新选制下,选举回归选贤任能的本质,不管什么界别,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没有什么“祝福名单”,也没有谁享有“特别待遇”,能否脱颖而出,全凭实力。

  由于有不少上届立法会议员自愿放弃竞选连任,年届70岁以上的更是全退,参选者中“新面孔”大幅增加。在地区直选中,“新面孔”更是超过了一半。事实上,资深议员是否争取连任属于各人自由选择,而通过立法会换届选举实现议员新老交替,本来就是民主的常态。香港迈入发展新阶段,经济加快转型,立法会议员结构年轻化,活力充沛,也是识变、应变、求变的体现。

  参选人不仅年轻化,而且背景多元,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资深学者,有奥运会冠军,有社福界人士,有中小企业主,有文化工作者。不少人虽是政治素人,但具备创科、绿色发展等背景,是所在行业的优秀人才。这充分证明,新选举制度在确保“爱国者治港”的大前提下,为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爱国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政治舞台。经过选举的洗礼,参选人将更了解选民对立法会的期望,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将他们的声音带入立法会,令政府施政更加贴地,更契合国家和香港的整体利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届立法会选举气氛特别浓厚,市民热情高涨。从行政长官李家超呼吁公务员以身作则,带头投票,到大企业、大机构纷纷公布为投票员工提供半日假期,四大商会作出相似呼吁;从同乡会等社团鼓励市民积极履行公民责任,到身在外地的港人计划返港投票,无不反映社会对今届立法会选举的空前关注,这为选举顺利进行奠定了强大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立法会提名期展现的新气象,充分彰显新选举制度具有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在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有序的选举中进行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将再一次擦亮香港优质民主的光环。

  事实上,第七届立法会在推动香港经济和民生发展方面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特别是行政立法实现良性互动,回归到基本法初衷,提升了香港治理水平,也提升了市民对新选制的信赖和拥护,反中乱港分子及外部势力针对新选制的抹黑,一再被事实打脸。社会各界殷切期待,第八届立法会在第七届立法会的成功实践之上,继往开来,将务实为民的议会工作做得更好。

  当前香港正值加快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凝心聚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是香港社会各界的共识。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意义重大,有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守正创新,齐心协力,一定能把今次选举办得更成功、更圆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