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深圳金管局昨日联合发布《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主要有六项重要内容。行动方案是深港深化合作的宣言,也是制度创新的试验,双方强强联手,如虎添翼,将把大湾区打造成全球最具活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香港亦将在加快融入及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强化竞争力。
香港和深圳都是大湾区核心城市,一个是久负盛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国际创新中心。香港的优势在于其成熟稳健的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框架、自由流通的资本市场,以及作为全球最活跃的IPO市场之一的资本募集能力。近年来,香港在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持续推动虚拟资产合规化发展。深圳则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科技产业生态链──从高端制造、芯片设计、人工智能、区块链底层技术,到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皆具全球领先实力。
放眼全球,没有两个城市如香港和深圳这样如此邻近,各自有着强劲的优势、鲜明的特色、充沛的发展动能。今次行动方案正是以制度性对接打破边界,加快人才、资金、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让香港的金融资本与深圳的科技创新实现“双轮驱动”。
行动方案推出六大重点措施,包括推动深圳金融机构在港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鼓励深圳科技企业利用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通道”、“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通道”及“科技专线”等便利政策来港融资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深圳有数十家企业在港上市,如腾讯、比亚迪等,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巨无霸企业。近年香港推出上市制度改革,允许未有盈利但具发展潜力的创科企业来港上市,提升了香港的IPO功能,这为深圳的大量初创公司、独角兽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助力它们快高长大。
又如鼓励深圳企业在港发行可持续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就是充分利用了香港作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优势。再如共同培育金融科技人才、鼓励两地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合办金融科技活动,亦非常关键。当前全球金融科技竞争,本质是人才之战。两地合作可有效破解“懂金融不懂科技、懂科技不懂金融”的结构性矛盾。这既是人才培养,更是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融合。
正如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指出,行动方案将让两地扩阔和深化金融科技合作,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在2027年底前,落地超过20个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金融领域应用场景,务求进一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助力深圳建设具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推动科技自立自强、金融高水平开放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香港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将国际资金、专业服务与大湾区的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便能从过去的“被动承接”角色转化为“主动引导”。特区政府成立的“出海专班”将大派用场,助力包括深圳在内的更多内地企业透过香港桥梁布局国际市场,这是香港加快“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具体实践。
一言以蔽之,行动方案超越了传统的“港深合作”思维,直指“科技+金融”的未来发展形态。当香港的法治与资本优势,与深圳的创新与产业实力深度融合,大湾区将不仅是地理概念,更将以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姿态,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