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发言人娄勤俭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来回应美国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进一步给出了应对风浪的中国方案。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发出了“真诚地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的邀约。平实直白,言简意赅,而诚意十足。那边厢,特朗普挥舞“美国优先”大旗,不断扩大关税战和贸易战,搅动全球经济颠簸不安。
“回归中国”与“美国优先”,向世界展现了两幅完全不同的图景,两条截然相反的路线。回归中国,回到的是一个坚定维护全球化、扩大高水平开放、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中国;而美国优先,则是以牺牲全球化、规则、信任为代价,裹挟霸权进行零和博弈的政治操弄。也正因此,当美国沦为全球最大的动荡之源,中国则成为跨国巨头青睐的投资沃土。今年来华参加论坛的跨国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尤以美国公司最多。投资者“用脚投票”,是敏锐商业嗅觉与广阔发展机遇的深度对接,与中国一道“坚定地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并且进一步凝聚共识、做大公约数。譬如,宝马董事长齐普策明确表示,宝马集团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从宝马、奔驰、阿斯利康、礼来製药、博通半导体等跨国公司高管与中方官员的会晤来看,他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非常一致,突出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政策和投资环境的稳定性、确定性,二是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韧性,三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这与李强总理的“三个视角”高度契合,也正是外资加大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信心所在。
在保护主义乌云盖顶的情况下,中国释放拥抱外资的鲜明信号,以开放合作、公平竞争的确定性,对冲“美国优先”带来的种种不确定。《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打出组合拳,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减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做加法,不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优化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以制度性开放筑牢投资“引力场”,为国际资本开辟稳健增值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