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中国“筑台” 美国“筑墙”\马浩亮

2025-06-20 05:02: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5年之夏,中国“会展季”持续升温。6月19日,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一南一北,同步开幕。此前一天,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同日揭幕。上周末,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刚于长沙落幕;下周,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又将在天津召开。二季度以来,已有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相继举行。

  习近平主席在日前的中亚之行期间多次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不仅体现为制度性开放的深化和便利性措施的推广,也体现在对全球公共产品的持续供给及合作对话平台的全向搭建上。

  从“南博”面向南亚、“非博”对接非洲、“青岛峰会”联通跨国公司,到“达沃斯”促进多边对话、“消博会”引领消费亮点、“贸投峰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一系列重量级、高规格的国际经贸活动,正是中国不断“筑台”的真实写照。中国已成为全球交流合作最活跃的场域之一。每一场活动,既是中国与世界的握手,也是规则与机制创新的对接,更是开放承诺的兑现,为世界各国提供机会机遇,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红利。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国加速“筑墙”,用收紧签证、实体清单、关税壁垒、出口管制、安全审查等各种方式,封锁技术、封闭市场、封堵人才,背离开放市场精神,违背自由贸易规则,将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演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而现实正在证明,谁能搭建更多平台、凝聚更多共识、创造更多机会,谁才拥有更强的增长韧性和全球号召力。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巨头加码在华投资。德国大众汽车投资中国最大的超快充电网络;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设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宝马集团在中国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丰田首次在华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松下集团扩建上海电子材料工厂。

  超大规模市场、最完备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上在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赋予外资以饱满信心。“筑墙”看似保护,实则自废武功,两败俱伤;“筑台”,则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互利共赢,充分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多边秩序的格局与担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