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欧盟领导人会晤时,就发展中欧关系提出三点主张,这既是对过去50年中欧关系的概括总结,也为在纷繁复杂的当下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确保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划出了重点,校准了方向。
习近平指出:“中欧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这一形象的比喻,富有深意。中欧关系具有特殊的全球分量,“大个子”就要大视野、大棋局、大担当,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着眼,不为一时一隅的问题所惑所扰,为双边关系和全球和平稳定负起大国责任、大国使命。
过去一段时间,欧方陷入“去风险”“降依赖”执念,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医疗设备、钢铁、风力涡轮机等许多行业,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起调查、产业设限,近期又将两家中国银行列入对俄制裁清单。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行贸易保护和地缘博弈之实。但必须看到,许多欧洲企业,仍然坚定地“用脚投票”,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今年以来,大众、宝马、达能、欧莱雅、拜耳、施耐德等欧洲跨国巨头,纷纷加码对华投资。
当今世界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根据中国7月23日在世贸提交的提案,过去几个月,受贸易限制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已高达2.7万亿美元,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中欧都深受其害。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欧之间并无根本利害冲突,也无地缘政治对立。中欧都是全球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柱,是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的坚定倡导者。在自由贸易、产业革命、气候变化、绿色转型、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中欧都离不开彼此。尽管也存在各种分歧和争端,但唯其如此更凸显对华合作、求同存异的重要性。中欧作为“大个子”,更应携手应对大变局、开辟更大合作空间,而不是钻牛角尖,陷入狭隘的零和博弈。
本月底,中美将在瑞典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此前,中国批准新思科技350亿美元收购安似科技,为这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天价并购扫清了关键障碍。而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表,业已敲定。中国在扩大高水平开放方面,持续释放诚意、善意。“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在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是中欧合作的最优解,利好双方,也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