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陷入了从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其选举假账风波还没有了结,就传出妻子陈佩琪用儿子名字开公司、且公司地址竟然就是民众党党部;之后陈佩琪又被爆去看逾亿元(新台币,下同)的豪宅,柯文哲竟然还“火上加油”,说“我们本来就买得起,不用装穷”;然而,“好戏还在后头”,柯文哲再被揭发以选举补助款4300万元,在立法机构附近购置房产,他辩称是作为个人办公室。由此可见,在台湾,政治是一门“好生意”。但当年柯文哲初入政坛时是以“清新、清廉”的形象作为“招牌”,吸引年轻选票,而如今其选举账目、选举款项疑点重重,被批评“公款私用”,其“人设”正在崩解。岛内民调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对柯文哲的看法变坏,逾4成受访者认为柯文哲应负最大责任。
民众党选举账目混乱,岛内检察机关已介入调查,是否有违法之处还待调查,但早前柯文哲和民众党已承认政治献金申报存在漏报、误报,但把责任推给了会计师。如今柯文哲用4300万元选举补助款购买房产,纯属是他个人行为,这次找不到“背锅侠”了,他却依然辩称是遵循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惯例”,但很快就被“打脸”了。因为国民党的“惯例”是候选人选举补助款全数归入党库,至于民进党,则是一部分选举补助款归入党库,其他部分捐给公益、成立基金会或照顾党工等。而曾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柯文哲据说把三分之二的选举补助款“据为己有”。根据岛内选举相关法律,各组候选人得票数达当选票数1/3以上者,都可获得每票30元的竞选经费补贴,而政党推荐的候选人之竞选费用补贴,应由政党领取,二党以上共推候选人,也应共同具名领取。这当中虽无规定政党领取后的用途,但外界解读“由政党领取”意味着应由政党使用,而非落入私人口袋。
柯文哲把选举补助款当作私人款项来处理,是否触法,还需由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判定,但柯文哲10年前参选台北市长时曾言之凿凿地声称要将选举补助款捐作公益,还宣扬自己是最“清廉”的政治人物。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他还多次“哭穷”,呼吁支持者倾囊相助。但如今柯氏夫妇又是看豪宅,又是豪花数千万元买办公室,这让当初捐款支持柯文哲的台湾民众情何以堪?有台媒指出,这不禁让人想起选举前夕“蓝白合”失败,难道是民众党担心若与国民党合作,选举补助款会流入国民党和民众党的共同账户,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所以拒绝“蓝白合”,使得只有4成民意支持的民进党赖清德当选?
近月台湾政坛频频爆出弊案,民进党、国民党和民众党皆有涉案者。外界忧虑涉弊将成为台湾政坛的“新常态”,将重挫台湾民众对当政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