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隔海观澜 > 正文

隔海观澜 | “九二共识”白纸黑字不容否认

2024-09-06 05:02:11大公报 作者:朱穗怡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民进党当局“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近月国民党访问团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加强与大陆方面交流,赴大陆各地参加经贸交流活动,还协助岛内基层农民解决恢复部分渔农产品输入大陆事宜,民进党当局却在一旁酸言酸语,不仅再次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还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混为一谈,企图误导台湾民众。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近日在访问大陆时表示,“‘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历史经验显示,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立场,台海就能维持和平稳定,反之,台海就会陷入动荡不安。”但民进党当局陆委会却宣称“1992年两岸代表并未就两岸定位问题达成任何共识;1993年‘辜汪会谈’更未触及政治性议题”、“‘九二共识’等同于‘一国两制’”云云。这根本就是混淆视听。

  “九二共识”是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双方函电往来中都清晰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的立场和态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台湾海基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大陆海协会的表述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由此可见,两岸双方的共同点都是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都表明了追求两岸统一的态度。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又何来1993年的“汪辜会谈”?

  至于民进党当局所说“‘九二共识’等同‘一国两制’”亦是无稽之谈。“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后的制度安排,而且提出的时间远早于“九二共识”。大陆方面主张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社会制度,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存在、共同发展。“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然而,民进党当局曲解误导,不遗余力地造谣抹黑,造成部分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存在偏颇认知。尤其近年民进党当局不断宣扬“‘九二共识’等同‘一国两制’”,更加深了台湾民众的误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两制”将会被广大台湾民众重新认识,“两制”台湾方案的空间和内涵将会充分实现,让台湾社会知道这是一个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赢的方案。

  民进党当局奉行“台独”党纲,视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为“眼中钉、肉中刺”,长期以来否认、抹黑“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政治基础,导致两岸政治互信尽失,关闭了两岸对话和沟通的大门,完全置台湾民生福祉于不顾,已引发巨大民怨。尤其失去大陆游客的台湾旅游业界更是怨声载道。两岸关系的好坏攸关台湾民生福祉,民进党当局却为了一党之意识形态、一党之私,妄图把台湾推向战争的火坑、把台湾民众绑上“台独”的战车,其心险恶,令人心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