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隔海观澜 > 正文

隔海观澜/大陆抗战题材电影为台湾青少年“补课”\朱穗怡

2025-09-02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最近有一部电影并没有在台湾上映,但却在台湾社会引起热议。这部电影就是正在大陆热映的《南京照相馆》。它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讲述了一群生活于南京的普通百姓在吉祥照相馆避难,被迫帮助侵华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意外冲印出了记录日军屠城罪证的照片,随后接力将罪证运送出去、公之于众的故事。这部电影无法在岛内上映,是意料之中的事。

  民进党当局向来“亲日”,为了借助日方力量对抗中国大陆,多年来极力讨好日方,甚至“美化”当年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民进党蔡英文任内竟称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的残暴统治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藩政策”,公然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护航”,如何让当年前仆后继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台湾先烈安息?《南京照相馆》无法在台湾上映,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但这阻挡不了台湾民众的观影热情。许多台湾民众专程赴大陆观影或到大陆参访时特地去观看。不少人通过影片进一步了解到当年日军侵华暴行,尤其有台湾青少年表示,在台湾都不知道抗日历史,通过参观史迹和观看电影,他们深刻认识了这段血泪写就的历史。

  台湾年轻一代对抗战史知之甚少,是台湾方面近30年来实施“台独”教育的恶果。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宣扬“两岸是两个国家”的“台独”谬论,在教育领域大搞“去中国化”,把“台湾史”与中国史、世界史并列。在蔡英文任内,课纲不再明确区分“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而是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中国史消失了。

  民进党当局不断压缩和边缘化中国史的内容,其中关于抗战史的部分更是相当简略。有大陆学者通过对比两岸教科书发现,台湾历史教科书对于淞沪会战以外的具体的抗日战斗少有着墨,大多是一带而过,也几乎见不到抗日英雄的具体事迹,连李宗仁、佟麟阁、张自忠等国民党抗日名将的姓名都很少出现,更不用说提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了。

  此外,台湾历史教科书对当年日军侵略罪行的内容编撰也严重不足,尤其有部分版本的历史课本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叙述竟只有一句话,如此怎能让台湾青少年了解侵华日军的纍纍暴行呢?所以,当一些台湾年轻人在大陆观看《南京照相馆》后感到相当震撼和悲愤。因为对于台湾年轻一代而言,这是一段在台湾上学时无法详细了解的历史。

  至于当年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罪行,在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期,中一、高一教科书有少数篇幅讲述相关内容,但在民进党上台后,只有在高三历史课本的“性别与历史”这一主题的说明栏中简单呈现,而且措辞偏向日方立场,竟说“日军征集贫穷女子为日军从事性服务”。这根本就是颠倒黑白。哪有什么“征集”?事实是当年日本侵略者强迫妇女成为性奴隶。据说岛内有些历史教科书甚至连“慰安妇”三个字都找不到。

  不容青史尽成灰。不论民进党当局如何耍什么花招,都无法遮掩和“美化”侵华日军的罪行。赖清德之流的民进党政客篡改历史、数典忘祖,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