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政客果真是典型的“政治动物”,在救灾的重要时刻满脑子想的竟然是如何利用灾难和伤亡来攻击“政敌”国民党。
日前台风“桦加沙”过境台湾时带来暴雨,导致花莲县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坝顶溢流,相当6000个奥运标准游泳池的1540万公吨大水冲进下游花莲县光复市区,造成15人遇难、31人失联。由于大水夹杂着大量泥沙,当地街道沦为“泥淖”、满目疮痍,不少居民房屋受损、财物尽失。正当岛内各界忙于展开救援工作时,却传出民进党高层有意打“灾难牌”,企图透过媒体、第三方释出与“堰塞湖溢流事件”相关的具有杀伤力的消息,以利“友军”、民进党“立委”和政务人员接着炒作相关话题,把这次在风灾中发生伤亡的责任推给国民党籍花莲县长徐榛蔚。其实,这两天亲绿媒体和亲绿名嘴就已不断散播“徐榛蔚于台风期间在外国”的谣言,实际上徐榛蔚当时已赶回花莲“坐镇”。
民进党把灾难话题当成政治武器并不令人意外。2022年9月台东县发生6.9级地震,当地灾情严重。当时的民进党屏东市长参选人李清圣竟然还想着选举,在网上社交平台贴文“这(地震)是翻转屏东市的征兆吗?”还附上一个“歪嘴笑”的表情符号。民进党政客竟然拿天灾来开玩笑,被一众网民痛批“冷血”。去年4月花莲地震,民进党“立委”柯建铭不满国民党和民众党推动立法机构改革法案,竟说花莲地震是“老天有眼,老天要救台湾的民主”。这番言论顿时引起众怒。今年1月嘉义发生强震,柯建铭及民进党官员又在网上发文指“老天震怒是对国民党等在野党不满”。此次花莲堰塞湖溢流事件让外界再次看到民进党“政治利益排第一,民生福祉靠边站”的冷酷无情和利欲薰心。
对于花莲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伤亡的责任归属,岛内各界众说纷纭。而民进党当局在第一时间企图把责任推给地方政府,不禁令人怀疑这当中有猫腻。国民党人士指出,马太鞍溪流域由民进党当局主管,上月相关官员声称“马太鞍溪堰塞湖没有立即的危险”,但如今受台风影响而溢流导致严重灾情,民进党当局难道真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此外,民进党因“大罢免”大失败而民望重挫、支持率大跌,害怕花莲堰塞湖溢流事件再引发民怨,所以盘算先下手为强,把责任推给国民党籍花莲县长徐榛蔚。而且徐榛蔚的丈夫是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傅崐萁,号称“花莲王”,是民进党“大罢免”的首要罢免对象。这次花莲遭到洪灾导致重大伤亡,民进党于是趁机大做文章,企图攻击傅崐萁夫妇。
早前台南受台风“丹娜丝”重创,但民进党当局把大量精力放在“大罢免”而轻忽救灾工作,受到舆论严厉抨击。这次民进党当局应当吸取教训,做好灾后安置工作,包括“清泥水、抢通路、安顿人”。倘若继续炒作灾难话题,吃花莲灾民“人血馒头”,其支持度恐怕有如“自由落体”般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