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隔海观澜 > 正文

隔海观澜/赖清德“装睡叫不醒” “三大使命”只会加速毁台\朱穗怡

2025-09-30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装睡的人叫不醒。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便是如此。民进党“大罢免”大失败,反映其全面限缩两岸交流的高压政策不得人心,而且岛内民调显示,63%台湾民众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认为其“台独”言行不利两岸关系,近九成人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近半民众期待两岸加强经贸关系。对于台湾主流民意强烈呼吁改善两岸关系,外界原本期待赖清德和民进党检讨现行的两岸政策,不料赖当局完全漠视台湾民意的呼声,仍然抛出“台独”意味浓厚的“三大使命”,包括“面对中国威胁要把台湾顾好”,“增加防务预算保护台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变岛内投资都在大陆、让企业立足台湾布局全球”。虽美其名曰“使命”,但其实是重弹“独”调,其本质还是“两岸互不隶属”、“倚武谋独”、“脱钩断链”。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迄今尚未完全统一是历史遗留给中华民族的创伤。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抚平历史创伤。数十年来,大陆方面一直致力推进统一进程,两岸关系获得长足发展。尤其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互动往来日益密切,给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说明两岸和则两利、合则双赢。而赖清德和民进党死抱“台独”路线,自然视大陆方面为“威胁”,但实际上,对台湾最大的威胁就是赖清德之流的“台独”政客。2008年至2016年国民党执政时坚持“九二共识”,改善两岸关系,台海局势和平稳定。但2016年5月民进党上台后,奉行“台独”路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大幅倒退,台海局势持续紧张。今年3月,赖清德悍然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抛出所谓“17项策略”,猖狂挑衅大陆,煽动“反中抗中”,阻挠两岸交流合作。这是对两岸关系的严重破坏,是两岸关系变坏的直接原因,充分坐实其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赖清德为了图谋“台独”,甘愿沦为美方“遏华”的棋子,对美方百依百顺、卑躬屈膝,所谓“增加防务预算”是赖清德向美方递交的又一份“投名状”。近年美国政客不断鼓吹台湾方面的防务预算要占GDP约5%,摆明就是要赖当局编列更多预算购买美国武器。上月,赖当局公布的2026年度政府总预算草案中,防务支出达到新台币9495亿元(约合312.7亿美金),占GDP约3.32%,并声称“将在2030年前让防务预算达到GDP的5%”。这些天文数字般的预算除了吃肥美国军火商,对台湾的安全毫无保障作用。九三阅兵再次反映大陆军力已远远地把台湾方面甩在后面,无论台湾买多少美国武器,都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真正能保护台湾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只有推进统一。

  赖清德除了在政治、军事上与大陆对抗,还妄图在经济上与大陆“脱钩断链”。其实,两岸经贸往来密切,乃是经济规律使然。两岸语言相通、文化相近、交通便利,而且大陆市场广阔、商机丰沛,当然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早在李登辉执政的年代,就已经鼓吹台商“南向”投资、疏远与大陆的经贸往来,但多年来两岸经贸总额占台湾出口接近四成,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地。今年4月美方掀起关税战,台湾地区被征收20%的叠加关税,大大削弱台湾进口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岛内业界纷纷呼吁赖清德改善两岸关系,加强两岸经合,以解出口困境。但赖清德却背道而驰,阻挠两岸经合,无异于断了台湾业界的财路。

  赖清德上台一年多,其“亲美仇中”的“台独”路线的严重危害性已然显现。它不仅阻碍台湾经济发展,更把台湾推向战争的火坑。最近岛内多份民调显示,台湾多数民众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认为两岸应加强交流避免战争。如果赖清德和民进党继续漠视台湾主流民意,必遭台湾主流民意更大的反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