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纵横谈 | 晚舟归航会是中美关系重启的开端吗?

2021-09-29 04:28:29大公报 作者:施君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孟晚舟案暂告一个段落,但美国主流媒体仍揪住不放,《华盛顿邮报》9月28日发表社论,指责中国在孟案上大搞“人质外交”,完全是在“蔑视传统外交规范”,称这通常是恐怖主义国家所为,而对中国这类“对既大又强的流氓国家而言,绝不能听之任之”;文章还称,“一种解释是释放孟晚舟是出于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但更好的解释是,西方国家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中国有了更充足的理由”。

  究竟谁是“流氓国家”?就孟晚舟案而言,包括法国、日本等深受其害的美国诸多盟友心里都有一本账,只不过敢怒不敢言。逮捕孟晚舟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只不过被当时的特朗普政府披上了“法律”外衣。美出于打压中国5G产业的需要,公然对中国华为公司高管采取绑票行动,将孟晚舟扣压为“人质”,企图让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及其高管皮耶鲁齐的悲剧在华为身上重演。这样的流氓行为,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华盛顿邮报》反倒打一耙,给中国扣上了“人质外交”的帽子,也算是美国主流媒体的一种傲慢。

  在长达近三年的政治与法律战中,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孟晚舟坚持不认罪,最终美国司法部不得不做出推迟起诉、放弃引渡的决定。美国引渡不成、孟平安回到祖国,无疑是中国的巨大胜利,堪称中国外交教科书式的案例。这是美国当年签发孟晚舟逮捕令时未曾料到的,华府无异于自取其辱,对于美国今后对华采取类似行动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中国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孟晚舟案既然是政治行为,最终只能通过政治方式解决,而法律只是形式和辅助。释放孟晚舟对于加拿大是一种解脱,毕竟作为帮兇的角色,帮助美国幹髒活,被夹在中美两国之间,这几年活得也很苟且。孟与两位“麦克尔”几乎同时获释,引发了外界很多联想。中方认为,孟的获释与加拿大人的获释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强调,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协议,是一项法律行动,而“非交换人质”。但加拿大外长很直白地向媒体表示,两案之间存在联系。不管外界如何解读,有一个是可以肯定的,孟案之所以能够柳暗花明,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案,并一直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政治与法律行动与美、加打交道,而不是与列强“坐而论道”。另一方面,作为华为的副董事长,孟背后有华为公司的实力作为后盾。孟晚舟案在加拿大联邦法庭的保释金就高达1000万加元;此外,在1000多天里的法律较量中,高额的律师费也并不是一般公司和个人能够承受得起。高水平的律师团队彻底曝光了这起案件的法律破绽,打乱了美国的部署,让一直以“法治国家”自居的美国无计可施。从这个意义上说,孟晚舟案背后体现的是坚定的中国国家意志和华为公司的实力,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实力地位出发”。

  舆论普遍认为,孟晚舟的获释搬走了中、美、加三边关系的一个障碍,也算是拜登政府在清除特朗普对华遗毒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中美、中加关系的改善程度到底有多大,完全取决于美加两国能否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一个崛起的中国。

  拜登执政大半年以来,人们对其政策纠偏意愿和能力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其在对华政策的调整过于缓慢,少不了华尔街的猛烈批评。据外电报道,孟案得以解决的中间人包括高盛集团的前总裁约翰.桑顿,从一个侧面说明华尔街对华盛顿的巨大影响力。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资本家说了算,放着中国大市场的钱不赚,整天搞冷战那一套,最终会让美国鸡飞蛋打,华尔街该出手时也得出手。接下来美国商务部长及其他经济领域高官访华,或为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正常化开辟道路,中美关系的重启有望渐次展开。

  孟晚舟案的落幕反映了拜登政府还是有意让中美关系止损,修复的意愿比特朗普执政后期浓了许多。拜登及其美高层多次强调无意与中国冲突,只是为双方激烈的竞争设置护栏,特别是这次联大期间,拜登对华指责的调门明显降低。随后孟晚舟案的峰回路转也算为拜登的低调演说作了醒目的注解。

  当然美国极端反华势力是见不得中美关系改善的,更何况特朗普势力正卷土重来,大有改变2024年美国政治版图的势头。联邦参议员卢比奥第一个跳出来指责“释放孟晚舟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软弱的另一例证。”要求行政部门向国会做详细说明。不过,这类极端派并不能代表美国对华政策的全部,也不必被他整天牵着鼻子走。

  孟晚舟案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不仅因为本案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一部分,也是美国搞“长臂管辖”、推行域外法权的必然结果。这些年来,“长臂管辖”成为美国屡试不爽的工具,即使是美国的盟国也不放过。孟晚舟案的结局无疑为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一个标杆,增加了同美国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套用《华盛顿邮报》社论的表述格式,孟晚舟案为全世界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长臂管辖”提供了更充足的理由,只有这样,落入“美国陷阱”的人士才会越来越少,世界的营商环境才能有所改善,全球高管们的旅行安全感才会大幅度增加。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