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后真相”时代理性败於谎言的悲哀/陈学锋

2019-06-20 03:1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正当香港因为修订《逃犯条例》引发一场政治风暴之时,英国同样也陷於由脱欧引发的巨大政治漩涡中。有望取代文翠珊成为下任英国首相的前外交大臣约翰逊(Boris Johnson),目前正面临着一宗控告他在三年前的脱欧公投中讲大话的官司而烦恼。约翰逊当年以假资讯,使脱欧派在公投中胜出,却令英国因此而陷入困境之中,社会和国家均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此事后来亦成为西方学界研究“后真相”时代的典型事例。

  约翰逊被控在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期间向民众说谎。约翰逊所属的脱欧阵营於公投期间卖巴士广告,称英国身为欧盟会员国,每周须支付3.5亿英镑给欧盟。而英国脱欧后,这笔支付给欧盟的巨款可以用来支付国民保健计劃。但英国统计部官员2017年9月指责约翰逊误导及大幅滥用官方数据,指约翰逊忽略了英国从欧盟收回的退款。但英国不少民众相信了这些故意的误导,令脱欧公投以五成二对四成八的得票率通过脱欧。

  英国脱欧公投中出现的假资讯误导民众的事件,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一个课题,以“后真相”时代来概括这一时代特征。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就是反映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当大多数人都是透过手机接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资讯时,人们正不自觉地创造一种自己喜爱的“真相”。社交媒体会将个人喜好的各种资讯组合起来,甚至自动追踪同类的信息,而不辨其真假。而人们也越来越倾向於不问真假,只相信符合自己感觉的资讯,把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则沦为次要。

  “后真相”时代的这一特征,很容易被政治人物或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利用,他们不断地发放同一类有利於自己的信息,包括大量的谎言,令目标群众相信及支持自己,而不去理会信息是否反映事实的真相。约翰逊发放假数据资料,正是利用了“后真相”时代的这些特征,轻易地以误导性的假数据,令脱欧派赢取得了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

  香港社会其实具有“后真相”时代的特征。以修订《逃犯条例》的政治风暴为例,这原本仅仅是一宗纯粹法律上的技术性事务,因为其中包含了移交逃犯至内地的内容,而迅速被极端政治化。而事情一旦政治化,许多市民不自觉地堕入了意见重於事实,立场决定是非的“后真相”时代的判断信息模式。

  部分香港市民对内地的制度不信任,尤其对内地的司法制度不信任,在“后真相”时代,他们较容易相信内地的司法制度会损害香港自由和人权的资讯。此时,有些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放了海量的信息,列举出多种修例通过后,香港市民有可能被剥夺自由和人权的情况,虽然这些例子其实十分荒谬可笑,但许多人仍然不假思索轻易地相信了,结果引发了市民对政府的强烈不信任感,导致今日面对的这场政治风暴。

  网上有关修订《逃犯条例》的假信息有多荒谬?笔者可举几个例子,比如,有一种说法是只要市民在本港上过内地网站“煲剧”,用过淘宝、微博、抖音……只要在网上的言行怀疑违反内地法律,内地便会提出移交,将有关市民押回内地审讯;甚至是市民以内地的人、事、物替自家小狗命名,都有可能被移交内地受审,因为媒体曾报道安徽一名男子为爱犬取名“城管”,结果被行政拘留10天;还有,基督徒也会被移交至内地,云云。

  这些网上的资讯只要稍有常识的人,稍为理性地分析一下,应该就会明白都是假信息,但是在“后真相”时代,偏偏就有人信。当意见重於事实,立场决定是非,不论网上的信息有多假,有多荒谬,都能够捲起政治的风波。

  约翰逊的假信息让他的脱欧派赢得了公投,却令英国全国为之付上巨大的代价,英国自2016年公投决定脱欧之后,至今仍未从困境中走出来,而英国民众,英国整体社会和国家均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政治上和经济、民生上的代价。

  在“后真相”时代的香港,应该从英国的这一实例中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呢? 民建联副主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