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局势如何发展,与美国发动的对中国的冷战部署息息相关。
美国的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最近轮流会见了黎智英。这明显地向世界宣布黎智英就是美国在香港的代理人、港版“颜色革命”的指挥。与此同时,美国的军方负责人公开指出中国就是美国的主要威胁。种种迹象说明,副总统彭斯去年10月所公布的向中国发动冷战的计劃,已经箭在弦上,付诸实施,香港将有一番风波。
美打香港牌图分裂中国
美国打出台湾牌和香港牌,焦点都在分裂中国,鼓励“台湾独立”,并且在香港经营“港独”部署,为夺取香港的权力而推波助澜。美国认为鼓励“台独”和“港独”有利於压制中国的崛起,并且可以在中国内部製造不稳定,台湾和香港可以成为颠覆中国大陆的政治前线基地。特别是香港如果不断出现佔领的场面,瘫痪特区政府的管治,就可以将有关的政治讯息,传递到内地,有利於策动内地的“佔领事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战就成了美国人优先的考虑。他们想出了“遍地开花”,建立“连侬墙”的心战攻势。黎智英口中的所谓“美国支持”,包括两个政治领域,第一是美国的官员公开提出了更改香港关係法,以制裁香港作为威胁,支持香港的极端派夺取政权。第二是,要进行香港的心战活动,不仅仅要透过美国的互联网进行,更加要落实到地区,造成一种白色恐怖的态势,好让四十岁以上的香港人感受到这种压力,向白色恐怖投降,在今后两年投票的时候,不再支持建制派。最近香港的忧鬱症不断上升,患者基本上都是五十岁以上的成年人。
美国的策略已经非常清晰,今后在香港就是要大力扶植极端派的伞兵。所谓没有大台,没有统一指挥,都是假的,大台就在黎智英的手上,指挥权也在黎智英的手上。但是,昔日的民主党、公民党、社会民主连线,已经不再是大台了。激进的极端派,就是靠美国的网络进行指挥和部署。不会再听令於香港的民主派老鬼。这是一个美国策略大调整的体现,也是香港极端反对派取代传统反对派的一个大变动时期。
“连侬墙”引爆堵塞和衝突
地区的“连侬墙”,主要设立在行人隧道裏和港铁的入口处,这裏人流最多,造成堵塞最为容易,也有利於挑起打鬥和衝突,然后让警察疲於奔命。“连侬墙”主要贴上香港警察、香港官员、公众人物、商店的黑材料,故意侵犯隐私、言论出位,必然引起人撕掉这些大字报。这正中反对派的下怀,这就是为了製造地区的撕裂和政治对抗的导火线。
美国人製造对抗,就必然提高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有利於极端派当选。极端反对派过去使用网络的宣传方式,仅能覆盖年轻的激进选民,对於超过四十岁的选民没有衝击作用。“连侬墙”的用处就是让基层闹起来,村村点火,到处冒烟,让极端派的助选团能够很快接触最多的选民。这种运作需要一批打手,作为“连侬墙”的守卫者,黎智英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就有美金可以花费了。除了公屋区的地铁站的外墙和隧道,在私人屋苑、亲美国的基督教会也全数上阵,设立“连侬墙”,实行政治攻势。让内地的遊客也可以看见。以后,每逢香港旅遊的高峰期,美国都会安排香港的“遍地开花的佔领”,让内地遊客都能够看得见,将这种颜色革命的方式和手法,尽量传递到内地。
“连侬墙”,起源於一九八○年代的捷克。捷克的自由派,在广场的墙上,填满了约翰.连侬风格的涂鸦和披头四的歌曲歌词作品,先吸引青年人聚集,后来,转为贴上反政府的大字报。2014年,香港人出现了“佔领中环”运动,也是“颜色革命”的一种方式。佔领者百无聊赖,贴出了大字报和各种艺术作品。从此,“连侬墙”又有一种新的意义,成为了香港伞兵的图腾和聚集、採取行动的标志。“连侬墙”的出现,说明了激进势力已经开始向传统的民主派进行夺权,排斥他们的影响,要成为区议会选举的主力。这也成为了夺权换班的一个新标志。
无论如何,“遍地开花”的野猫式的佔领行动,已经成为美国粗暴干涉和指挥香港“颜色革命”的一种形式。所有热爱香港的人民,一定要看清楚美国人的用心。搅乱了香港,打烂了香港人的饭碗,美国人根本不会觉得可惜。能够让激进派上台,才是美国最希望得到的结局。 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