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破而后立 重建香港迫不容缓/张学修

2019-12-16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月的香港历经种种风波,由“修例风波”引发出的各种暴力衝突事件,让香港陷入多事之秋,破坏了香港原有和谐宁静、守法护法的社会风气。不少人对此抱有悲观态度,眼见目前的满目疮痍,认为香港已回不去、醒不来,甚至将大大落后於内地其他主要城市。然而,香港依然是屹立於祖国南方的东方之珠,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经历一番风雨冲刷后,我们更要努力前行,从这一刻开始,重拾心情,投资自身、投资现在的香港,在暴力衝击后,落实经济、社会、政治模式的重建。我们需要的不是过去六个月无尽的争吵与衝突,而是重回正轨的正能量,延续前人智慧,延续香港精神,重新踏出新一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由乱港派勾结外国势力策动的暴力事件发展至今,尚未见有终了的苗头,倒是持续以连环暴力的模式,威逼着这座城市,先是遊行示威、街头暴乱,美国总统签署干预香港事务的法案,再到区选,以及选举后的各种“香港人日程表”等,都未见有任何具建设性的言论及计劃。广大香港市民已厌倦了这种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的“日程”。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从暴力中醒觉,广大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要在暴乱的愤怒中回复清醒,真真正正负起社会责任,为香港新经济的发展、社会设施的重建、市民的安居乐业负上应有的社会责任。

  暴乱摧毁社会全民厌倦

  中国成语“破而后立”,讲的混乱后重建的重要性,也有任何新生事物在混沌中重生将获得更好发展的意味。自6月起发生的连串暴乱,让经济陷入停滞乃至倒退的状态,不少企业面临倒闭、裁员的困境,或许新经济模式及5G投入应用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只能稍为弥补暴乱持续逾半年对香港造成的伤害与破坏。

  由此可见,许多发展新机遇已蓄势待发,需要的是有眼光、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去参与、去建设。香港素来是自由开放的城市,历史上曾经历多次变革,每一次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等,都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活力,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从城市的建立,到外国技术的引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再到现时金融、法律、专业服务的产业转型,都是这座城市不断变迁的历史缩影。香港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均以其独特的角色,不断吸纳各国所长、拥抱世界,以包容之心实现多次更新替换,也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实现新一轮的发展腾飞中,香港肩负着新的任务,将打开全新局面。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助力国家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制度创新,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带来经验借鉴,这是全方位、更深层次的发展变革,需要香港青年的广泛参与,希望香港青年能从是次暴乱中醒觉,重新回到发展的正轨,拥抱更全面、更开放的新时代香港,见证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走向全面兴盛的景象。同时希望香港某些青年,以获得的区议会席位,真真正正为社会、为香港做实事,以年轻的衝劲、动力建设新的香港,怀抱理想,继续前行。

  现在的香港需要的是重建的信念,是次暴乱让我们看清更多社会深层次矛盾,在一次又一次的爆发中,我们能看到香港仍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然而,正所谓有危就有机,过去的一连串事件恰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转折点,广大香港市民必须抱着重建社会、振兴经济的决心,突破重围、衝破难关,定能开拓出新的发展模式,照亮中华大地。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有中央的支持,“一国两制”的保证,定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走出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为国家的治理实践贡献力量,为国家发展增添新活力。香港是世界的香港,必须在固有的历史基础上,探索出适合的路径,把在海外吸收到的经验应用在国家的开放与发展中,真真正正成为祖国连接海外的超级联繫人。

  我们要摆脱争吵不断的景象,走向和谐团结的未来,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香港需要广大青年重新寻找适合的发展道路,建设香港。经历风雨便会见彩虹,不少人看到香港的乱状,都对香港逐渐失去信心,想法较为悲观,相反这正是进行改革、实现新发展的最佳时机,在这一刻,投资现在、投资香港可谓是最好的机会,让我们携手向前,重拾昔日风采,让东方之珠继续大放光芒!

  全国政协委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