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用智慧克服与青年“代沟”/方润华、方文雄

2020-02-15 04:23: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所谓“代沟”泛指人们由於年龄差距,学历、人生经验及兴趣爱好不同,对於国家,社会上有关孝道、法纪、善心、爱心及责任心等看法有分歧。这不难理解,因老一辈和他们的后代大家出生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不一样,加上各世代的人接受教育程度分别,大家对事物有不同观点,不足为奇。可见“代沟”乃时代痕迹、社会产物、无可避免,尤其是都市更为显著。因此,要正视“代沟”这个现象,若处理不好,或对社会及其家庭和事业有点影响。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已提出“代沟”一词,并指出产生的根源乃知识因素。无可否认,随着时代进步新知识与科技不断湧现,年轻人较易接受新事物,敢想、敢做,开始质疑和挑战老一辈的权威,而上一代若不能与时并进、放开怀抱,虚心听取年轻人的想法和建议,而是一味地因循守旧、居高临下地训示和说教,当然不是说传统的东西就是不好,应适合新时代的发展;年轻人也不能完全否定老一辈的见解,那是人生的累积,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会看得深刻、透彻些,这些经验可以用来借鉴,以少走弯路;否则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只会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隔阂、矛盾在特定情况下或有可能演变成衝突。

  如此研究的起点便要从教育做起,要学会对知识的包容和尊重。每个人都是经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及技能,各方的指导都相当重要。青少年尤其重视朋辈间的社交,受友人、社会流行习俗、媒介及网络的影响较大,若受一些虚假、不正的资讯误导,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观之近时多国发生抗议、暴动、骚乱等不和谐事件,甚至发生局部战争,多数由於上述原因引起。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栋樑、明日的主人翁,如何对他们教育和培养是社会发展关键。如何正确处理“代沟”,考虑到年轻人的需要和诉求,是政府施政时必要考虑的重点,居住问题乃重中之重。青少年长大成人想有独立空间,或工作几年后欲成家立室,然本港高企的楼价不知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安乐窝”?不能“安居”何来“乐业”?此外,年轻人精力旺盛,社区可否提供更多的运动、活动场?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是否需要兴建多些数码图书馆及阅读室予大众学习?针对社会、“代沟”问题,社署青年事务组应多与青少年会谈、沟通;家长与儿女也可彼此多交换意见及观点,大家在平等基础上加强沟通和交流,努力去调和、填补这条鸿沟,配合双方观点得以和谐相处;政府也应加强责任勉励青少年,吸取先进国家教育、培训青少年经验,制定如爱护幼苗的长远计劃,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作出贡献。

  由此推论,必须加强国民、社会教育,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係,推动社会和谐、稳步向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