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情观察\自由党何去何从的抉择\杨 坚

2020-06-15 04:24: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有两件对香港发展影响深远的事情正在发生,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展开港区国安法立法程序;二是,香港的政治团体积极筹备9月的立法会选举。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建制派中,自由党一方面发表声明支持全国人大授权人大常委会制定港区国安法;另一方面,其荣誉主席田北俊创立“希望联盟”,标榜走“中间路线”培育新人出战立法会选举。田北俊更亲自在“希望联盟”宣传视频称:眼见香港社会分化,他创立一个新平台,鼓励多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参政。并坦言对人大常委会制定国安法感到失望,希望落实基本法订明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由香港自行解决宪制上问题。

  这一现象之有趣在於,自由党创党元老、前主席田北俊在组织上和政治观点上均与自由党唱别调。在组织上,自由党正积极规劃如何派人出战立法会,而田北俊竟另立山头争夺议席,把自由党也当作了竞争对手。在政治观点上,田北俊关於港区国安法的看法显然不同於自由党的相关声明。这两点说明,自由党内部已经分裂。

  自由党内部分裂有多大?

  值得探究的是,自由党内部分裂的程度多大?从去年5、6月自由党领导层对待特区政府修例的表现看,该党内部分裂主要是在个别领导成员与大多数领导成员之间。由於大多数领导成员持同一政治态度,自由党对於特区政府修例倾向於不同意。

  这一回,自由党支持制定港区国安法,与该法由中央制定而非特区政府制定分不开,也与香港商界普遍表示支持分不开。

  君记否?对待特区政府修例,香港商界不少重要企业、商会和知名人士,或者表示怀疑,或者不表示支持。这些企业、商会和人士而今纷纷表示支持国安法。自由党依然视自己为建制派一员,依然以香港商界为背景,自然必须表示支持国安法。

  所以,眼下,在对待港区国安法上,自由党呈现分裂,是以田北俊为首的元老与现领导层之间。在对待立法会选举上,自由党的分裂亦如此。

  田北俊依然自称建制派,儘管他在悼念李鹏飞时承认自己是“浅黄”。建制派是一个广泛的统一阵线,其内部若干政治团体、政治人物有时在对待某个问题上的观点偏离整个阵营是难免的,只要不是一直如此,应视为正常。当然,如果在一系列政治问题上都偏向对立阵营,那麼,即使该政治团体或政治人物坚持自己还属於建制派,却无济於事。

  於是,在田北俊成立“希望联盟”那一刻起,他和他的同志们便是或者给自由党抹上了一层对立阵营的色彩,或者本身就倒向了对立阵营。

  本文执笔时,“希望阵营”尚未完全揭开面纱,只知道它已吸纳了曾与梁继平共同编撰《香港民族论》的港大《学苑》前编辑李启迪、报章专栏作家袁弥昌,两位所谓的青年人都已被媒体披露将代表“希望联盟”出战立法会选举。凡是读过袁弥昌的政治评论文章和了解《香港民族论》政治立场和观点者,不会以为田北俊吸纳这两位青年人是走“中间路线”。假如那样的政治观点都是“中间路线”,香港政治光谱就没有了“黄色”。

  “中间路线”自欺欺人

  坦率地说,“希望联盟”是以“中间路线”为幌子,企图凭藉田氏个人以及那两位青年人的小有名气而争取议席。据袁弥昌透露,一旦他们进入立法会议事厅,便将在两大政治阵营之间扮演关键少数,无论哪一边佔了多数,他们几人都会倒向另一边而谋求立法会势力均衡。乍一听,似乎“希望联盟”真的不讲政治立场和观点,真正是走“中间路线”。但是,熟悉香港政治者无一会相信这一类奇谈怪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袁弥昌的政治倾向不仅鲜明而且执著,李启迪能够与梁继平一起编撰《香港民族论》,倾向“港独”毋庸赘言。田北俊近些年的言论用他自己的话说已是“浅黄”。如此领袖如此同志如此政治组合,试问会有何种“希望”⁈

  李启迪日前在田北俊和自由党另一位荣誉主席刘健仪陪同下到大围派口罩,为参选新界东选区直选“热身”。看来,自由党元老与田北俊站一起的还有他人,可见自由党内部分裂不容低估。

  衷心期盼田北俊改弦易辙,帮助自由党坚守建制派立场。如不果,则希望自由党能比较平静地解决分裂问题,让已然变“黄”的与对立阵营混为一体,以保留自由党至少是“浅蓝”的政治底色,唯此才能继续代表香港商界。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