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读俞平伯诗集《忆》\黄可

2021-05-02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如果说,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一九二○年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那麼我国第一部描写儿童生活的新诗集就是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北京樸社出版的俞平伯的《忆》。

  《忆》首先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是装帧别致:用比通常的小三十二开本还小的开本,装线形式,书的右侧上下各四分之一的部位,穿着两股咖啡色丝线,打成蝴蝶结;封面和封底是用银灰色白花斑纹的双层白棉纸;封面的右上方,用毛笔以褐红色写有篆体字《忆》的书名;封面左边部位的装饰画,是用毛笔以褐红色勾勒的一个大花瓶和一隻三角香炉,花瓶中插着一枝木本花,艺术效果樸茂、文静、典雅。

  整本诗集收录的三十六首诗,以及丰子恺先生的十八幅插图、朱自清先生写的《跋》,都是用玻璃板按手迹影印在宣纸上,能一目了然地领略到俞平伯的字迹、丰子恺的画迹和朱自清的字迹不同风采。

  在《忆》的总标题下,一页一页,俞平伯写了三十六首回忆他童年时代与姊姊相处的美好日子的诗。每一首诗,都以童心浓郁的感情和想像力,书写作者的童年时代与姊姊相处的那种天真烂漫、难忘难捨的生活,读来感人至深。

  如诗《第二十》云:“门前软软的绿草地上,时有叫卖者来。桂花白糖粥!声音是白而甜的。酒酿──酒!声音是微酸而涩的……”读着这首诗,又彷彿同诗中的主人公一起,分享着桂花白糖粥和酒酿的美味;也不由得展开想像的翅膀,回想到孩提时,遇到糖粥担儿和酒酿担儿的叫卖声,就嘴裏发馋,甚至口水直流的情景。而丰子恺的“神来之笔”的漫画插图,把糖粥担儿卖者的叫卖声特别加以强调的描写,更加浓了诗的意境的魅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儘管有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的童年是苦涩的,然而就童心本身来说都是纯洁可爱的,都有值得怀念的地方。正是这样,俞平伯先生写在百年前的这本诗集《忆》,今天读来依然感到非常亲切,活像就在昨天发生的事,使人从中获得回味不尽的美的享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