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优化考核 吸引医生回流 纾缓人手短缺\田诗蓓、马清雯

2021-06-05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早前有位医生在报章撰文,引述同事的女儿在伦敦的医学院毕业后,在面临移民新加坡或回流香港的抉择时,最终选择了到没有执业资格试的新加坡执业。医生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的香港,为何对非本地培训医生失去了吸引力?

  其实香港目前亦有免试的註册途径,但选择此途径的医生只能获得有限度註册。政府近日提出《2021年医生註册(修订)条例草案》,使满足指定条件(包括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认可医学院毕业、取得专科医生资格后在公营体系内服务至少五年等)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可豁免本地执业试,经“特别註册”途径成为正式註册医生。但不少人无法满足条件,如没有实习经验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却不能受惠。在招揽非本地培训医生的制度上,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现行制度下,如要在香港获得正式註册,所有非本地培训医生须通过执业试,资深的专科医生都不例外。有别於英国、澳洲等地,香港的正式註册制度没有承认其他国家的考核或为有经验医生豁免考试的机制。

  就算愿意参加执业试的医生也面临重重阻碍。团结香港基金近日就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以缓解香港医生人手短缺问题发表了新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团队与在本港行医的非本地培训医生进行深度访谈,根据一位医生的分享,香港的“执考机构没有告诉考生应该用什麼材料温习。”考试有扣分制、评分制度不透明,内容亦包括临床前期曾学习的内容及多个专科的知识,超出了专科医生的执业範围。已毕业逾十年的医生表示,“要我重新把所有内容再读一遍很困难。”基金会呼籲负责医生註册的部门增加备考支援、取消扣分制、并为已具资历的医生提供其他考核模式。

  此外,有别於其他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的经济体,香港要求非本地培训医生必须已完成全职实习才能符合考试资格,但香港现时却没有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未能完成实习的毕业生既不符合执业试的要求,也不符合有限度註册的资格,所以此实习条件成为了一个主要绊脚石。受访者称,“大部分医生都希望在职业生涯开始时,在外地建立事业之前回港。”香港的制度等如对事业发展初期的医生关了一扇门。因此,基金会亦建议监管医生註册的相关部门取消执业试前的实习条件。

  要解决香港医生短缺的危机,负责在香港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的机构持份者,必须参考在相关政策上较为进取。其中,当局须保证对执业试内容及评核标準作出适时检讨。虽然一个自给自足的医疗系统是理想目标,但现实是当前只靠本地培训医生供应无法在2030年填补1610名医生缺口。我们不仅要对饱受轮候之苦的患者负责,也有责任将来让非本地培训医生更容易地选择香港作为他们执业的地方。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发展研究主管、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