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黎智英豢养多年的李怡在香港国安法出台后,随即表示“封笔退隐”,但很快又自打嘴巴在《苹果日报》开设名为“失败者回忆录”的专栏。一个自称“失败者”的人,竟然还有颜面写回忆录本身已是咄咄怪事,而更离奇的他所写的内容,不但充斥着其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偏见,对中国人身份的仇视,更不断为汉奸“漂白”“平反”,为“卖国贼”呼冤叫屈,其颠倒是非莫之为甚。
李怡一生无甚可观,不过为名利而背叛了自身的理性和信仰,其“失败者回忆录”更是不打自招,自暴其汉奸真面目。李怡说自己一生都在“摆脱中国人味道”,但摆脱了中国人味道的李怡只剩下什么?不过是汉奸的恶臭味道而已。
连篇累牍美化汪精卫
李怡日前在名为《在左翼思潮下》的回忆录文章,大谈他如何离开“左派文化圈”,如何背弃左翼理想,又如何“大彻大悟”的明白到北洋时期和汪政权南京政府是如何被误解误导,这是由于“爱国主义的救亡意识压倒了启蒙、社会主义新思想压倒了自由主义的传播所导致的”云云。他更大力为汪精卫、周佛海等“汉奸”“平反”,引用了几本着作,重弹汪精卫所谓“曲线救国论”,他并肉麻吹捧“日后历史证明了汪精卫的先见之明。”此外,他又引用书中内容指当周佛海被审讯时,“当时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在庭外为周声援,周答辩时一番为了百姓生存福祉的慷慨陈词,也令庭内旁听者为之动容……那是‘人心思汉(奸)’。”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尊敬卖国贼,所谓“人心思汉(奸)”恐怕只是李怡以及一些无行文人的自言自语。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于一些“汉奸”的“平反”和“洗白”,既是一些无行文人哗众取宠的行为,也是别有用心的扭曲历史,为政治服务。就如李怡一直没有停过的为大批“盖棺论定”的“汉奸”“平反”,某程度也是为他自己“平反”,他本人就是一名背叛了信仰、背叛了国家民族的“汉奸”,对于汪精卫的遭遇自然深同身受,为汪精卫、周佛海等人“洗白”,其实也是为他个人不堪的历史“洗白”。
然而,李怡的扭曲事实只是徒劳,正如他引用一些资料企图为汪、周等人“平反”,根本经不起事实推敲。所谓“曲线救国论”早已被历史学家全盘否定。
李怡喜欢讲历史,历史事实就是汪精卫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在华的侵略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在军事上,策反了近百万国军,尤其是杂牌军,组织成汪伪政府的“伪军”,多次进行“清乡”、追捕抗日义士,汪精卫更自兼清乡委员会委员长,打击其统治区的地下抗日武装,使得日军可以抽身进行其他战役,这是救国吗?
在经济上,汪伪政府协助日军对“沦陷区”进行搜刮。譬如在1943年1月在上海强迫实施储藏物资的全面登记,并对棉纱棉布进行强制性收买,以供日军之需,汪伪政府如何保护中国人民?最令人不齿的是,汪伪政府在学校推广与日媾和的理念,美化日本侵略,发动“新国民运动”,从思想上削弱民众的反日情绪。
另外,汪精卫更承认满洲国等日本人的傀儡政府。汪精卫以他的身份投日,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造成无法估量的打击,在中国民众浴血奋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之下,汪精卫大肆散布民族失败主义思想,成为投降派的精神旗帜。这样的人不是“汉奸”谁是“汉奸”?汪精卫、周佛海等人出卖中国的领土,犯下不可饶恕的严重罪行,又何来李怡口中的什么“人心思汉(奸)”?
图替自己汉奸言行洗白
李怡扭曲事实为汪精卫等人“平反”,费尽心机,其实就是要为自己“平反”,要为自己的一生留个名声。李怡的影响力当然不能与汪精卫等同日而语,但其“汉奸”、“卖国”的行径却是如出一辙。李怡年少时在爱国学校读书,向往社会主义。1970年创办《七十年代》杂志,并在1984年更名为《九十年代》,李怡一直为杂志总编辑,直至1998年杂志停刊。早年,李怡良知尚未泯灭,但之后在壹传媒报刊内发表时评专栏文章,并彻底投靠黎智英,为了得到嗟来之食,不惜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抹黑诅咒内地同胞和内地社会为能事。
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翌日,李怡撰文诅咒罹难同胞,攻击中华民族。2010年9月7日,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撞击中国渔船和抓扣中国15名渔民,李怡声称“撞船事件真相已十之八九可以肯定是中国渔船撞向日本船了”,诬蔑中国船长“挑战日本的主权”,将钓鱼岛说成是日本领土。中东和北非发生“颜色革命”后,李怡希望中国也出现那样的局面,借机煽风点火、蛊惑人心,幻想“今日中东波,明日中港波”。
李怡声称他“一世为文,所努力的方向,正是要摆脱中国人的味道。”李怡“要摆脱中国人的味道”,事实也确实如此,他近年的文章充斥对国家、对民族的仇恨,对“汉奸”的敬仰。李怡心理阴暗,确实没有了中国人的味道,也没有一颗中国人的心,还剩下什么味道呢?也就是汉奸的味道罢了。
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