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吗?我们在面对严谨的科学研究时,可以把一条条冰冷的数据插上想像的翅膀吗?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它们之间可以融合吗?《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二○二一年八月)既是一部制图和探索的历史,也是一部艺术作品,荟集了十九世纪风靡一时的比较地理绘图,带我们走进“比较地理”的新世界,也让上面的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
比较地理作为地理学上的一种研究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纪地理学萌芽时期,古希腊的科学家通过类比推论解释尼罗河和印度河氾滥同样是由于降水的起因;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探险者用类比的方法描述所发现的新事物。然而,在十九世纪之前,尽管人类到达了地球大部分陆地和海洋,但对于其中的细节仍不清楚,所以当时的“比较地理”,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推论,既无法在“量”上有精准的界定,也无法在“形”上有丰富清晰的描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十九世纪,山峰的高度、河流的长度、岛屿的面积等地理数据逐渐清晰,探险家们将这些数据辅以对未知之地的想像,绘制成一幅幅极具视觉享受的比较图,开启了资讯可视化的历史典范。冰冷的科学数据从此变成了充满美感的艺术作品,这也正是《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像》一书的由来。史丹福大学珍藏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八十幅比较地理绘图,全部是手绘之作,融合了多种艺术特质。
比如,在展现安第斯山脉时,绘图首先追求了山体轮廓、色彩上的艺术效果,在坚持美学标准的同时,又把海拔高度、植被分布、气候数据以及水准维度上的各种地貌等进行科学标准上的标注,使得绘图介于现实和虚构之间,呈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本书尤其适合青少年阅读,因为它在展现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的融合过程中,能够激发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的探究、对美术的兴趣、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它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数据”和“图画”的比较中,遨游于一个丰富多彩的全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