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齐心打赢没有硝烟的舆论战\文兆基

2023-03-11 04:24: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向大会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包括:制定香港国安法,扭转香港在国安领域长期不设防的严峻局面;对国安法有关条款进行解释,进一步明确香港国安委和行政长官在处理国安问题上的地位及职责;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作出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等,形成一套有效的民主选举制度。

  乱港势力仍然死心不息

  任何一个不怀政治偏见的人,都会认同上述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和“爱国者治港”原则。事实上,随着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黑暴戛然而止,反中乱港势力的“揽炒”计划亦随之而流产,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成功让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可以说,国安法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可是我们有一点必须注意,香港社会秩序现时虽已转趋稳定,但是外部势力唱衰香港和搅乱社会的图谋,并未因此而心息。以美国国际媒体署掌控的自由亚洲电台为例,日前便在报道中转述所谓智库的报告,宣称国安法“令香港司法独立消失”,香港国安委随时可以介入包括民事诉讼在内的任何案件;又宣称中央或会牺牲香港联系汇率,呼吁外资重新评估在香港投资的政治和经济风险云云。

  在世界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境外势力和媒体千方百计地污蔑香港。过去,境外势力透过扶植代理人,利用他们发动暴力违法行为,妄图篡夺特区的管治权,是境外势力策动颜色革命的一贯伎俩,但是随着国安法的实施,违法的反中乱港分子被依法检控,其他外国代理人则作鸟兽散,此一套路已再难开展。在此情况之下,境外势力自然希望透过抹黑香港,以此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经贸中心的地位,妄图胁迫中央撤回香港国安法。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获大幅度提升,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深感不安,使其对华政策被鹰派把持。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俄乌冲突之后,坚持主张双方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任何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亦令美国不满。在此国际政治形势之下,为保其全球霸权的地位,美国事必会利用一切方法打压围堵中国,而香港特区也将会成为其眼中钉。

  让人感到忧虑的是,这些外国媒体和所谓智库的抹黑,将会令不明香港实情的人被忽悠,例如:所谓香港国安法“令司法独立消失”的言论,根本是睁眼说瞎话,客观事实是:在香港国安法第五条保障下,任何人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不论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底释法之前或之后,所有被告人依旧有权得到秘密法律咨询,以及选择本地执业大律师为其辩护的权利。

  国安法是定海神针

  除此之外,国安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香港特区管辖的危害国安案件均循公诉程序进行审判,又规定审判除涉及国家机密而不公开部分审理程序外,应当公开进行,判决结果应当一律公开宣布,香港法院亦在基本法第八十五条的保障下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现实反倒是部分境外势力经常利用自身外交及舆论影响力,向香港法院施压,可见他们才是意图破坏香港司法独立的问题来源。至于中央会让香港取消联系汇率之说,更属子虚乌有。事实上,无论中央还是特区政府,都从没官员提出过取消联系汇率的主张。与此同时,随着去年美元加息,金管局亦多次出手,最近一次在上月13日,金管局总共购买了42亿港元,可见香港一直积极捍卫联系汇率。反而是部分金融大鳄,不时出来唱淡港元,令人怀疑那份所谓智库报告,不过是想制造联系汇率可能取消的谣言,借此协助大鳄们狙击港元。

  随着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境外势力和反华媒体事必制造各种污蔑香港的言论,务求削弱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之余,还可能企图透过做空港元来牟利。可以说,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和舆论战,已在不知不觉之间打响。是故,不论是特区政府,还是任何一名真心热爱香港的人,都应坚决与美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积极拆穿对方在舆论上制造的谎言,才能让香港的繁荣稳定得以继续维持。 时事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