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炮灰”与“金主”\卓 铭

2023-12-29 04:02: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极端黑暴组织“光城者”炸弹案,3名被告分别承认“串谋恐怖活动”及“串谋导致相当可能危害生命或财产的爆炸”罪,昨日被判处入狱2年半至6年。违法者受到法律制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出奇的是,最近黎智英案开审后就一直喋喋不休的西方政客,对此案反而显得异常沉默,跟早前高调地施压要为黎智英制裁法官比起来,西方政客可谓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双重标准”。为了他们一手包装成“民主英雄”的黎智英,敲锣打鼓威胁恐吓都不在话下,但对那些被煽动当炮灰的“无名小卒”,西方政客却连一句“关注”都懒得施舍。

  修例风波发生至今已匆匆4年,截至今年2月的数据,有2804人被起诉,其中1172人被定罪。美西方对香港国安法的批评听得多,但回想这4年期间,西方政客有确实为这2804人发过声吗?

  答案是有的,但西方舍得出声支持的,无一例外的都是那些有身家有背景的政治名人,比如黎智英、涉“违法初选”的47人、邹幸彤之流。别的不说,光说黎智英一人,就足以用“大阵仗”来形容,先是恐吓要制裁法官,再来是国会通过各种议案,施压特区政府和法庭释放黎智英,然后是动用政治和媒体力量逼迫自己国家的非常任法官辞职,强迫其同流合污,最后连外长、首相级数的官员也要陪演几场“告洋状”大戏,某程度上真可谓“集万千宠爱在一身”。

  至于那些默默无名、或者只是一时被煽动而作出违法之举的人,西方政客则表现得“惜字如金”。纵观这数千宗案件,西方政客最关心的,无一例外是那些被控“勾结外国势力”罪的被告,箇中缘由按下不表,但换个说法,那些本来就跟西方政客没什么关系、连名字也说不出的人,西方政客根本连瞧都懒得瞧,就像用完即弃的垃圾一样,连回收再利用的意思都没有。

  这不仅限于法庭上的案件。日前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就报道,原来英国内政部最近以各种理由拒绝了11名港人的政治庇护申请,包括“申请人可以经香港机场来英,无法证明自己被政治迫害”、“无法证明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对其有‘进一步兴趣’”等等,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些不过都是打发人的套话。

  英国政府根本不关心港人的实际情况,这点从其最初声称无条件欢迎BNO持有人,到此后三番四次收紧移民政策,甚至首相苏纳克公然说“无法为英国作贡献就不要来”,可见一斑。

  这不由得令人想起早前美国的“Black Lives Matter”政治口号,如果黎智英等人因为是“政治犯”从而得到高度关注,那“光城者”这些寂寂无闻的“手足”又算什么?两者待遇一个天,一个地,黎智英之流的前程才是前程,其余那2千多人就活该做炮灰吗?

  西方政客一边说关心香港,一边收紧各种移民要求;一边说支持涉国安法的疑犯,却一边把他们当作用完即弃的棋子。所谓因“维护法治、关注香港、支持港人”而打救黎智英,终究也是为了干预香港事务的政治目的而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