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亚洲金融论坛日前在港举行,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位环球业界精英参加,反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活力和强劲吸引力,即使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下,香港稳健的金融体系依然得到投资者的垂青,仍是全球理想的投资地。同时,人民银行和金管局宣布推出“三联通、三便利”的新措施,促进两地进一步互联互通,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对内地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管理需求,有利于香港进一步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作积极贡献。
中央撑港政策不断出台
六项新措施包括:“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便利深港企业跨国融资;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等。新措施释出清晰信号,就是要深化两地金融合作,推动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香港在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以至投资者的独特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助吸纳全球资本和拓展业务。
新措施回应了两地居民和企业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为两地居民跨境零售消费提供创新的支付服务,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并通过跨境征信合作,为两地企业跨境融资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显示国家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进一步深化两地金融合作,有利香港搞活金融市场,进一步稳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新措施推动内地债券成为本港合格抵押品,让国际投资者透过“债券通”买入内地债券后,可以在本港抵押套现,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同时完善了现有的跨境理财通机制,加强了香港作为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角色,有助国家金融市场持续有序扩大对外开放,为国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统计,过去一年本港的存款额增加了5%,约2500亿元资金经“南向通”流入本港股票市场,资金继续处于“淨流入”状态。去年香港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过去7年一直是亚洲基础实体国际债券发行的最大中心,管理接近4万亿美元资产。
这些数据都显示出,香港金融根基稳固,“一国两制”及其带来的机遇,确保香港金融业在面临严峻挑战下,仍能蓬勃发展,成为吸引海外资本市场交易和企业融资活动的最佳选择。习近平主席早前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当中提到需要一个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正是重要一环,如何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就是不断增加其金融实量,不断加强开放,强化竞争优势,意味中央将会继续支持、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各项支持措施,深化互联互通的措施,人民币业务将会持续强化,这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底气所在。
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亚洲金融论坛致辞时表示,香港特区将继续成为国家的领先金融中心及国际的金融中心,“一国两制”及其带来的机遇,确保香港的金融业在面对严峻挑战下,仍能蓬勃发展,香港可以为亚洲及全球公司创造机遇。此次推出的六项金融新措施,正是“一国两制”制度确保香港金融业克服挑战、蓬勃发展的生动例证,再次显示在中央全力支持下,两地持续透过制度创新,促进两地制度、市场对接,尤其发展香港金融业的独特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所需,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笔者认为,香港当前最重要是坚定信心,积极进取,用好中央支持,在保持稳定和有韧性的金融基础上,以更多金融盛事和金融开拓,持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助力国家金融强国建设,在“一国两制”下,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与优势更为凸显,争取更多更广阔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执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