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日前强调基本法23条立法刻不容缓,“早一日得一日”。香港履行宪制责任、完善国安法制,必须秉承中央制订香港国安法时的雷厉风行,从香港发展大局出发,立法进程越快越好,让香港社会在国家安全得到充分维护的前提下,尽快集中精力拼经济、谋发展。
香港得以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建基于长期维持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和营商环境,国际投资者安心、放心在此从事交投买卖、集资融资。2019年的修例风波,外资信心多少受到动摇,中央及时出手制订香港国安法稳住大局。从香港银行总存款增加、在多项经济自由度和竞争力排名中继续位居前列等事实来看,国安法实施后,香港恢复了投资者熟悉的一面,挽回了他们的信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得以重新出发、再创高峰。
香港经济现时正面对严峻挑战,复苏未如预期,股市楼市表现欠佳,再加上因卖地收入锐减令财赤问题不断恶化,都为特区政府带来挑战,于是某些别有用心者称23条立法将影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然而,拚经济、谋发展是当前香港社会最大的呼声和诉求,有一个更稳定、更安全、国安法制更完备的社会环境,香港才能更好地推进民生工作和刺激经济发展。23条立法既是香港不能推卸的宪制责任,更有助进一步完善香港国安法律体系,稳定香港的政治环境,对香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都可起到推动作用。
在23条立法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出现个别西方政客抹黑、攻击、“带风向”,从而令国际投资者对港产生负面印象。特区政府将会设立“解说专队”,重点向商界、媒体、外国总领事和外国商会解说,亦会设立“应变反驳队”,在网上及时回应失实言论。特区政府要主动出击,包括利用社交媒体、电视、电台和印刷媒体等,在国际特别是美西方层面多做解说工作,让国际社会正确认识立法意图和目的,有效澄清他们的负面评价和误解,维护香港的国际形象,捍卫香港的发展利益。
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反中乱港势力大致呈偃旗息鼓之势,但并不代表从此可安枕无忧,国安法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防范暗流涌动。有意见声称“有了国安法就毋须就23条立法”,这是毫无根据的:首先,香港国安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全国性法律,与23条本地立法不可相提并论;其次,香港国安法并非替代性立法,与23条兼容互补,不仅能够有效阻截外部势力对于香港言论自由、司法系统的破坏,更可令市民重拾对香港的信心,令社会持续稳定繁荣,在未来更顺利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