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走香港特色之路 开香港金融新篇章\黄海琴、陈宋恩

2024-02-14 04: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鉴于近两年香港股市的表现,近期出现了一些对香港金融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声音。笔者要提醒的是,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除了传统的股权证券市场外,还有各类期权、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因此,金融机构投资策略多种多样,投资盈利方式多样化,各种乐观或悲观的观点就会呈现在公众面前,以影响市场预期,以达到特定的投资盈利目标。我们一方面要知道市场上正在推广什么样的预测,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些预测是否合理或者什么才是合理的判断。

  背靠大船与大船同行

  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及政策环境。过去五年香港经济及民生经历新冠疫情及社会动荡等挑战,走出疫情后,社会重新起步又面对过往两年利率持续走高的压力,但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失业率从2021年高点的7.2%下降至去年12月的2.9%,接近1998年以来的低水平,这是社会稳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关系结果。我们可以说,从经济角度来看,香港已接近充分就业。香港经济增长由去年第一季度的2.9%改善至第四季度的4.3%。

  香港经济与香港金融市场有丰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经验。香港经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及房地产泡沫爆破、2001年互联网泡沫爆破、2007年环球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及近年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及能源危机引发的高通胀及高利率环境。过往每个挑战都是对香港经济及金融市场的真实压力测试。每次考验都一方面反映香港当时的短板,但另一方面也推动香港金融市场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及风险管理能力,才能一次又一次好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每次香港面对新的挑战时,总会有对香港悲观的观点涌现。

  环球经济面对“黑天鹅”和“灰犀牛”风险不断,社会更需要凝聚团结力量应对,不能给过于悲观的情绪所引导,团结拚搏是狮子山下香港人过去20多年克服重重困难的出路。

  在惊涛骇浪的年代,香港经济及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金融体,更需要背靠大船与大船同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香港必然依靠的大船。虽然有些言论以中国风险影响香港前景为理由,试图动摇民众信心,我们必需认清事实。香港曾经历的外部冲击都是在国家支持下才安然渡过。

  不要怀着旧思维,要敢于拥抱新发展趋势。我国经济转型,经济朝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金融强国和科技强国是必然的国家发展成果目标,这两点也是当前世界强国具备的特征。香港金融业支持国家科技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两地科技融合等是当前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的发展方向。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国家的持续支持是肯定的,但跨国竞争对手的针对也是必然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香港金融同业的自我提质保持竞争力是必需的。

  股市拓展成长空间巨大

  恒生指数结构在变,成份股数量大幅增加后,代表也不一样。恒生指数成份股从最初三十多只,上升至今天的八十多只,指数公司的目标是扩展至一百只。从统计学角度看,过去几年成份股增加的多,退出的少,这很自然带来平均被下拉现象。每个指数的建立都有其背景意义,但成份股量的增加,就易带来质的变化。当前不少投资营销工作都会用基准指数的历史趋势变化来参考,但是当前的恒生指数与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同一个名称指数是否有可比性需小心运用。

  笔者想提醒大家不能只看或者只是关心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金融市场最终将受益于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增长。据香港证监会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末,沪深港股市总市值达14.8万亿美元,是日本股市的2.4倍、泛欧交易所股市的2.1倍、伦敦股市的4.3倍、印度股市的3.4倍。然而,沪深港股市总市值相当于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股市总市值的三成。我们的股市还有很大的拓展和成长的空间。在新的一年里,香港定会飞得更高,行得更远。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