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雪龙2”号访港的三重意义\梅若林

2024-04-09 04: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由昨日起一连五日展开访港活动。此次活动机会难得,不但有助港人更好地了解国家最新的科研技术、加深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更能鼓励香港利用好“一国两制”优势,在国际上弘扬国家极地事业的成就,推动全球关注环境保护议题。“雪龙2”号访港是一场生动的国民教育,也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雪龙2”号进港欢迎仪式致辞时,指出今次活动为香港带来了三个重大意义,分别是提升香港市民对国家科研成就的自豪感、加深香港市民对极地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支持香港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

  在提升香港市民对国家科研成就的自豪感方面,“雪龙2”号厉害之处不光因为是国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而且更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破冰船,象征着国家40多年来对南极的探索,从一开始近乎盲人摸象,到一步一脚印,发展到如今领先世界的顶尖技术水平。中国科学家们不惧困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对港人而言正是一场生动的国民教育;而对于有志投身创科行业的万千青年学子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极地探索经验和技术的机会。

  提升港人的国家自豪感

  过去在航天科技上,香港也一直为国家作出独特的贡献,由理大团队参与嫦娥工程、探火工程设备建造研制工作,到港大团队参与火星采样点前期选址研究,都一再体现香港的科研实力和潜力。因此在极地考察上,香港也有能力可以为国家极地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香港创科界、企业以至各大科研机构应抓紧机遇,与内地在极地研究领域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在未来开创更先进的技术。

  在加深香港市民对极地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方面,很多港人也许会觉得南极距离遥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确实,香港距离南极约一万公里,但真要说的话,港人与南极其实也关系匪浅。

  香港著名探险家、中国极地博物馆基金创办人李乐诗博士,便是全球首名踏遍三极(北极、南极及珠穆朗玛峰)的女探险家,其于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多次跟随国家极地考察队前赴南极。现时中文大学校园内的“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最初也是出于其希望成立极地馆的想法才设立,多年来向公众推广极地及气候变化信息,至今已接待了百多万名学生。

  香港与南极虽然距离遥远,但以李乐诗为首的香港探险家和科学家们,长年来一直在极地默默耕耘,为保护环境和人类未来作出贡献。相信不少市民都对去年连续十号风球和世纪黑雨等极端天气记忆犹新,黑雨期间更有两人死亡、逾140人受伤,气候变化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全港都切切实实地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甚至到了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程度。

  气候暖化之下,极地首当其冲影响最大,香港地理处于沿海地区,极端气候自不必言,也更迫切要面对水位上升和热带气旋增多的问题,同时关系到香港未来长远的发展。通过了解国家极地考察队在恶劣环境下的研究工作,理解到保护极地、地球环境的重要性,事关我们未来的生存条件,亦是港人作为地球村一分子的责任。

  在支持香港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方面,国家进行极地考察40年,从无到有、由基本到强,展视为造福人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国担当,正是香港可以发挥“内联外通”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弘扬国家极地事业成就。

  发挥香港国际平台角色

  “雪龙2”号在去年十一月开始展开五个多月的南极考察,航行了2.5万多海里,七次穿越西风带,在严寒天气下完成建造国家第五座、也是最大的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为国家以至全世界的科学工作专家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并执行阿蒙森海大洋调查,在赤道附近成功救援一艘遇险船只和船上四名船员,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帮助运送23名韩国考察队员从韩国张保皋站前往利特尔顿港。这里的每一段小故事,都是一场场值得细说的大冒险,不但有助构建国家的大国正面形象,更有利于推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议题,正是香港发挥国际平台角色的机会。

  20年前,“雪龙”号在前往南极考察前特别访问香港;20年后,“雪龙2”号完成五个多月南极科学考察后,又选择了香港作为回航返国的首个航站。香港与“雪龙2”号,从多年前就已经结下“不解之缘”。其实换个角度,国家在极地考察上迎难而上,到走上全球极地科考研究领域最瞩目的舞台,何尝不是对香港发展的激励与启示?就如“雪龙2”号的命名词一样,香港也满载着“祖国的期许”、承载着使命与担当、光荣与梦想,新时代下,香港发展需要新思维新动力,我们也必须像“雪龙2”号一般“劈波斩浪,破冰前行”,才能揭开由治及兴的新一页,谱写属于香港的新成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