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香港要避免“第二次产业空心化”\吴幼珉

2024-04-18 04:02: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生产线北移,经济结构“脱工业化”,产业单一化,出现“外实中虚”的局面。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制造业是现代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一旦某经济体废掉了制造业的“武功”,“别时容易见时难”,再工业化就难了。对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而言,情况是那样,香港亦然。现在,特区政府不是在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吗?

  香港社会实现由乱到治和新冠疫情过后,本地与内地人员往来更紧密了。应该说,这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因为香港政治环境变了,更主要是基于经济基础和地缘条件,以及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等因素,本地与内地经贸和人员交流必然会变得更紧密。以香港和邻近的深圳为例,纵然香港特区实行“一国两制”,两地间有一条硬“边界”,但深港“同城化”发展仍快于很多人的预料。这是大势所趋,而香港要应适应这个转变,把香港与国家融合的关系理顺,促进本地的经济和民生发展。

  不能堕入一个恶性循环

  近来,两地人员频繁往来却也导致港人北上消费远多于内地游客南下消费,令不少本地餐饮业和零售业者叫苦连天。如果趋势延续,甚至进一步恶化,香港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前景会变得暗淡,一些企业甚至可能结业,最终导致本地传统服务业式微,香港便可能出现“第二次产业空心化”。本地第一次产业空心化主要发生在制造业,而第二次空心化则涉及服务业。

  有人认为,超过750万人居住在香港,他们总是要在本地购物、吃饭,对餐饮和零售的需求不会消失;而香港正在巩固和发展“八大中心”,假设日后一些国际人士来港公干或参加会议,他们在港从事公务活动,却在深圳进行部分甚至大部分的消费,香港的服务业就会萎缩,导致相关投资减少,有技能的员工流失,反过来又会使服务质量进一步下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并非危言耸听,一些人现在已能看到有那样的迹象。前车之鉴,香港社会对此应有所警惕,避免“第二次产业空心化”。

  香港是一个国际都会,不是一条“街”,即一个集市,如金融街、科技街,又比如过去称的四平街、澳门街等等;而香港既然是一个都会,需要有一整套服务业与之配套;不应对眼下的发展熟视无睹。

  餐饮、零售、家政、发廊、快递、特色小吃等低端服务业吸纳了本地大量的就业人口,特别是低技术劳动力。去工业化后的香港,如果那些行业萎缩,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会很大。不论是相关业界还是政府,都不愿意看到本地服务业疫后一蹶不振。近来,特区政府大力推广盛事经济,有助提高香港的国际知名度和社会对未来的信心。媒体却也报道,许多服务业从业员却觉得盛事对本身业务的帮助有限,具体情况当然需要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估,而那些抱怨属实却也并不奇怪,因为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密切,似乎未能给本地一般食肆、药房或其他零售商“冲喜”。

  着力提高服务业竞争力

  随着近些年内地餐饮、电商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国门又越开越大,进口的外国商品越来越多,服务业整体竞争力必然不断提升;相比之下,本地无论是餐饮业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进口商品的种类等都没有发生重大转变。除银行等少数行业外,香港传统的服务业竞争力停滞不前,本地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较深圳或内地电商平台出现差距,具体的表现往往是香港什么都贵,质量却又不一定比内地好。

  或许有人认为只要频繁推出盛事吸引游客,在海外加紧推销香港,只要香港在境外的知名度更高,就能弥补商品和服务性价比的不足。现实却未必如此,起码需要通过实践来考验。避免“第二次产业空心化”,就是要着力提高香港服务业的竞争力。无论是搞国际展览或会议、盛事经济,甚至发展北部都会区、选择时机推出房屋新政或环保措施等,都应把提高竞争力作为政策目标之一。

  总而言之,港人北上消费是情理之中的事,而香港的服务业却应保持对本地居民和游客恒久的吸引力,那是一个不应回避的任务。

  时事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