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黄金周”求变求新求高质\卓 铭

2024-05-06 04: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五一”黄金周最后一天,共有超过6万人次内地旅客入境香港,长假期间访港内地游客共有逾70万人次,较去年升至少两成,料为香港带来逾20亿元消费收益。光从人数上看,这次“五一”黄金周的访港旅客势头要比3至4月的复活及清明长假更厉害,在为旅游业稳健复苏而高兴的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吸取这段期间的一些经验教训。打造出新时代香港旅游品牌,仍是香港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当下要务,唯有不断作出改进,才能为旅客提供香港独有的“黄金体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要知道如何进步,就要先找出现时有何不足,从今次“五一”长假的情况,可以总结出几个问题。

  首先是经营模式。从新闻报道上所见,不同地方仍有“旺丁不旺财”的现象,例如有酒吧业界人士提到,由于许多游客都不过夜,因此去完景点和吃完晚饭便早早离去,即使酒吧举办抽奖活动,也没见太大效果。随着消费模式改变,香港很多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都正面临巨大挑战。其实一些本地店舖都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正积极作出改变,但仍需时间作出调整,又或许尚在试错途中。

  转换思路融入创新思维

  以酒吧业为例,既然过夜的游客少了,是否可以转换思路,在特定日子改为下午开始营业?香港酒吧具有不输给其他地方的独特色彩和文化,许多游客其实也不是因为讨厌酒吧,而是因为时间问题才没有光顾,那因势而为,改为提供下午茶或fine dining服务,或者也是个可行的方法。事实上,现时有不少酒吧已作出类似改变,也有索性下午提供cafe美食,晚上再以酒吧模式经营的店舖。

  除此以外,香港也要善用科技,例如外国现在便有企业利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提供虚拟试穿体验(VTOs),适用于服装、眼镜,以至珠宝、名牌等零售行业。香港不一定要完全放弃过去的“名店搏杀”路线,只要融入创新思维,吸引到年轻人群体,传统名牌店舖未必不能杀出新血路。现时外国eBay、福特汽车等,都有引入相关技术,而且成果可圈可点,值得香港业界参考。

  第二个问题是服务质素。这也是一个谈到香港旅游业和服务业时永远绕不开的问题。警方在“五一”长假期间,便在迪士尼乐园“放蛇”打击滥收的士车费行为,行动中拘捕了一名司机,涉嫌收取较合理车资超出逾一倍的车资。虽然这些可说是个别例子,但不讳言说,现时本港一些服务的质素与收费之间的巨大落差,确实成为了社交平台部分自媒体或网红的“流量密码”。

  香港的平均旅游消费较其他不少国家和地区昂贵,这某程度上是本港旅游业和服务业一个“先天弱点”。但与之相对,旅客也会因而提高对服务和产品质素的期待,要缩短这种落差,持续推广好客之道文化不能或缺。最近旺角金鱼街一间金鱼舖张贴公告欢迎自由行同胞到店打卡,并准备袋装金鱼供旅客拍照留念的做法,在内地社交平台广传,获不少网民点赞与到场打卡,便证明了好客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意的正面影响。

  最后一个问题是基建配套。过去几日在尖沙咀码头、中上环街道等热门打卡景点人山人海,并出现人车争路、排队人龙阻塞行人道等情况,部分游客则反映部分资讯或指示不足、欠缺行李寄存等配套设施。除此之外,烟花表演和五月天露天演唱会也因为天气关系,引起了若干不便。

  提升服务水平适应新时代

  虽然天气问题看似是外在因素,但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游客仍能玩得尽兴、宾至如归,也是特区政府和主办单位要面对的挑战之一。当然,如果天气情况非常恶劣,取消活动无可厚非,但若然在容许范围内,露天演唱会的主办单位可以加设雨棚,以降低乐器故障的可能性;即使是烟火表演一类的活动,也可以为在场观众派发雨衣,让游客不用被迫淋雨。在热门景点,政府亦可在人潮高峰期安排人潮疏导措施,或安排专人解答游客查询,并透过政策鼓励私人市场提供行李寄存等服务。

  旅游业的基建配套还不一定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做,例如一些店舖设有共享充电宝方便内地客,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有人可能会提出电费增加或顾客只充电不消费等问题,但也有店舖反映平日不时会有游客到店内借还充电宝,反而使其顺带光顾,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变相吸引客流。充电宝这些配套充其量只是一个诱因,要如何把握诱因有效地将“旺丁”转化为“旺财”,便要看店舖自己的能耐。

  香港一向以国际化为优势和成功的原因,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新时代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期望的提高,香港也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顾客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提升整体形象,积极求变、应变、识变,才能打造出我们独有的旅游品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