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民政道/推动生鲜食品贸易新增长 巩固香港航空枢纽地位\卢晓枫

2024-05-21 04:02: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晨五时多,很多生鲜转口贸易的从业者已经在香港机场货运站,等待着第一批从挪威飞抵香港的冰鲜三文鱼到来。不到六时,飞机着陆,半小时内,机舱的航空货件推出卸货平台。一众接货的同业,凭借Airway Bill运单,迅速识别承载自家货物的航空柜。如果货物不需要查验,完成简单清关手续后,货物即可提走,进入市场。从飞机到达至提货离开,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香港国际机场一直是全世界货物处理效率最高、清关最便捷的国际机场,这是生鲜从业者的一致肯定。

  然而,因世界贸易格局变迁、内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相关技术革新,香港航空枢纽地位也面临日趋激烈的挑战。香港要巩固提升相关优势,可透过先进供应链技术服务,将香港建设成为“生鲜食品双循环中心”,在食品中转贸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区政府可以支持业界做好以下工作:

  一、集中力量,支援一批优质香港生鲜食品流通行业的先进企业,攻坚克难,以新质生产力作引擎,锐意革新。

  首先,政府可着力支持新型生鲜食品基础建设(通过智慧冷链)和硬体设施投入升级。透过提供税收优惠、项目补贴、融资支持等,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提升现代化加工生产设施,提高生产效率,集中开发消费端的生产体系。

  其次,促进科技生鲜加工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可支援智能加工型企业实现全链条一体化,从“产地”直达“餐桌”,直供超市及电商平台,拓展到社会化服务协作体系。在成品加工基础上,再进一步以全程溯源数据整合,使消费者及时获取产地、品类、流通环节和品牌营销等信息,为“香港制造”品质加持。

  最后,支持内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运用好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网络和渠道资源,协助内地优质农产品建立出口标准化体系、接入海外分销渠道,以香港的专业服务,助力内地农产建立品牌形象,创造品牌价值。

  二、建立完善“联通世界,衔接内地”的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国际和国家认证体系双接轨。

  特区政府可寻求与内地政府和海关合作,制定出台细分政策和指引,协助和鼓励香港和内地进出口企业,衔接国际和国家标准,细化企业运营标准。政府可牵头对接国际认证机构,展开技术层面交流合作,构建体系互认机制,推动批量企业认证达标。

  三、重点对接内地市场,打通国际转口内地通路,打造香港转口内地简易通关平台。

  特区政府可牵头联系协调本港与内地海关对接,落实国家供港贸易便利化政策,形成可操作性可执行的长效机制。提升扩阔“跨境一锁”和“认可经济营运商计划”,在“跨境一锁”体系下,加快符合资格企业供港备案和认证,为相关企业注册备案拆墙松绑,逐步建立内地海关与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互认的白名单机制,拓阔供港企业目录。

  在放宽门槛的同时,也可以建立双方日常监管沟通机制,消除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形成长效化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问题,避免影响消费市场,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供应平稳,解决长期困扰供港农产品“一刀切”的问题。

  香港曾经是内地冻品肉类的最主要转口贸易港,截至2021年肉类入口数字达400亿港元,但香港的转口贸易数据从2017年高达246亿港元,下跌至2021年的27亿港元。2024年,香港的货柜码头吞吐量跌出世界前十位。内地对于贸易支持一以贯之,保持政策定力和前瞻性,特别是农产品和海产品的双循环贸易一直是沿海各省市的经济政策重点。如特区政府对于生鲜食品产业仍然缺乏系统性规划和推动,继失“牛肉”后,再失“三文鱼”,最终幡然醒悟时,航空中转数据已骤然下跌,亡羊补牢,殊为晚矣。(下)

  新民党东区区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