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知微篇/“小多边主义”兴起与美国霸权衰落\周八骏

2024-05-23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09年1月,奥巴马接替小布什入主白宫后,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纠正小布什所推行的“单边主义”,提出一个口号——“这个世界没有美国不行,仅有美国也不行。”其宗旨是,美国依然领导世界,但需要团结盟友。

  2014年,奥巴马政府已然意识中国正在崛起而构成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但在出席西点军校毕业礼时,奥巴马仍称,美国还将领导世界一百年。

  2016年,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所喊的口号是——“让美国更伟大”。翌年1月,他入主白宫后,傲然对待盟国,退出若干多边国际组织和条约,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小布什的“单边主义”(以下称之为“类单边主义”)。

  2021年1月,拜登入主白宫后,修正特朗普退群毁约的“类单边主义”,加强争取团结盟友,但是,坚称美国领导世界。

  终于,进入2024年,先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后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相继公开承认,美国不再享有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有效应对地缘政治竞争和全球挑战。

  美国霸权衰落,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方面:

  一方面,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全球范围多边国际机构权威衰退的同时,全球各区域纷纷呈现所谓“小多边主义”(Mini-lateralism,亦译“迷你多边主义”)。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员哈卡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安瓦尔加尔加希外交学院”资深研究员贾纳尔丹,2023年1月10日于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共同撰写的文章称,介于双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小多边主义”正迅速崛起,尤其是在中等国家之间。

  “小多边主义”的特点是——规模小、非正式、实用性高、适应性强、经济导向、自愿性、不具法律约束力,同时,旨在加强志趣相投国家之间的功能性合作,以避免地缘冲突。积极引导、参与和推动“小多边主义”的是,所谓“全球摇摆国家”。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所撰写的报告《全球秩序变化中的联盟:重新思考与全球摇摆国家的跨大西洋接触》,把巴西、印度、印尼等归入“全球摇摆国家”。

  另一方面,美国以全面打压围堵遏制中国为目标,在力图打造全球反华联盟的同时,积极构建由三四个盟友组成的“小多边”团体。

  美国在印太地区,至少拥有日本、澳洲、韩国、菲律宾、泰国等5个盟国,但是,无法把它们团结起来以对付中国为共同目标和采取共同策略。于是,美国只能搭建若干由三国或四国组成的“小多边”团体。它们是——美日菲联盟、美日韩联盟、美英澳联盟(AUKUS)、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QUAD)。其中,印度申明,它既参与QUAD,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的成员。

  2022年5月,拜登政府搭建“印太经济框架”,初创成员国达14个,规模看似不小。然而,3个多月后,印度突然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在贸易领域的谈判,至今没有恢复。印度的退出,不仅使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遭遇重大挫折,而且,使印太经济框架的名字都显得讽刺。2023年11月,拜登政府原本希望在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宣布印太经济框架关于贸易的谈判取得突破,但未能如愿。拜登甚至以迟到来掩饰他的尴尬。

  非西方国家奉行“小多边主义”,同美国竭尽全力只能打造“小多边”团体,是“一个铜板两面”,共同反映美国霸权正在衰落。随着山姆大叔的权威每况愈下,美国的主要盟国,除英加等少数外,竞相表示对美国在特定议题上或事件上不满甚至唱反调。法国与中国不久前签署并发表关于中东问题联合声明,便是一例。

  资深评论员、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