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放下分歧求共识 齐心维护港大声誉\杨华勇

2024-06-21 04:02: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逾百年历史的香港大学出现校政风波,引起各界强烈关注,包括港大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强烈希望各方放下分歧求共识,共同努力维护港大声誉、维护香港整体利益。令人欣慰的是,事件在各方努力下,正在朝积极方向推进。

  身兼香港大学校监的行政长官李家超亲自介入事件,其后特区政府宣布就港大内部运作事宜成立调研小组。李家超在记者会上直言,若港大行政有不当之处便要改善、重要岗位长期悬空则要填补,程序若有不清楚便要写清楚。他并强调,香港大学属于所有香港人,并非属于校长、校务委员会成员或任何个人,所有事情必须以大学利益为首位。

  这次政府成立调研小组并确立3个目标:(1)厘清事实及了解各方问题;(2)协调内部沟通,协助各方配合,加强彼此合作;(3)按调研情况提出意见,并就改善措施和良好做法提出建议,确保大学按《大学问责协议》的要求运作并妥善运用公帑。这3个目标清晰明确,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港大声誉和香港利益,所有有关人士都有责任全面配合。

  正视问题优化大学管治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透露,调研小组成立后,已会见校长张翔和校委会主席王沛诗,他们在协调下对副校长的临时任命决定仍有分歧,小组期望两人现阶段放下争议,先处理副校长的临时短期安排。而港大校委会日前召开特别会议,张翔与王沛诗均有出席会议,为改善港大校政问题向前踏出了一步。

  蔡若莲认为,最重要是找出问题的核心及本质,制定解决方法及策略,对症下药,令大学的管治继续优化才是最重要。

  创校130年的港大,是香港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香港大学的国际QS排名最近跃升到全球第17名,在亚洲排名前三名,是香港的第一名,港大如今的学术地位是一代代港大人努力团结创下的成就,绝不应该因为个别争议而使其付之一炬。

  香港大学创校以来,融合中西文化,立足香港,放眼全球,以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为担当。港大作为世界各地学术交流的重要枢纽,始终致力于打造教学科研并举的世界一流学府,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顶尖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为全球及亚洲的顶级学府和研究型综合大学,港大独有一种融合东西方传统与最新思潮的视野,借着其独特的学术文化、师生结构与学界地位所带来的优势,不断为香港,也为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并协助内地与世界接轨。

  香港高等院校在全球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香港和国家培育了大量人才。港大也为内地的人才培训作出宝贵贡献,在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与未来,香港大学更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社会各界都期望有关人士为了香港、为了港大发展,支援配合调研小组的工作,令风波早日平息,让港大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教学研究,为香港、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美西方百般刁难、遏制中国发展,一在高科技,另一就是人才培养。美国要遏制中国发展,其中一招是“教育脱钩”。去年美国商务部更新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将多家内地大学列入黑名单。这些大学无一例外都强在科研、新技术研发、军工和精密科技。美国为了扯国家研发高端科技的后腿,已到了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因此,港大融会中外学术文化,以及与国际其他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便显得犹为重要,甚至可以为国家突破技术封锁发挥关键作用。

  很多港大老校友都希望风波尽快停息,希望相关人士能相忍为港为国,回归专业,尊重程序,以大局为重,专注推动港大发展,实现更大成就。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