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庆祝回归27周年/香港由治及兴步伐更坚定更自信\张 诚

2024-06-24 04: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7周年,这一天也是本届香港特区政府上任满两周年。回望过去两年,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体现在四个字:一是“固”,维护国安防线更加牢固,爱国者治港深入人心;二是“强”,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更强;三是“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积极全面,“八大中心”建设快马加鞭;四是“治”,特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强化,排解民生忧难成效显著。

  简而言之,香港过去两年政治更稳定、社会更和谐、发展更繁荣、民生更安定,在迈向由治及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坚定也更自信。

  固:维护国安防线更加牢固,爱国爱港成主流价值观。

  今年3月19日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并于3月23日刊宪生效。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特区管治团队和香港市民一道,圆满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这是“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香港进一步筑牢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对香港实现由治及兴、保持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具有深远影响。在“双法双机制”的保驾护航下,即便美西方无所不用其极地攻击、打压、威胁,香港都能从容应对。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执法行动,有效打击了反中乱港势力的嚣张气炎。如今的香港,安全更有保障。

  在筑牢国安防线的同时,香港社会的民心民情也发生了积极变化。近几年“乱”与“治”的强烈反差,美西方对香港的“打压”和中央对香港的“力挺”的强烈对比,都让香港社会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有了全面提升。从特区政府到社会各界,从公务员到学生,从商会到各类团体,都形成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强烈意识。去年十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特区政府主动对接有关工作,积极推动爱国精神扎根社会、深入民心。“爱国主义工作小组”及“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分别成立并运作,在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社会形成了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如今的香港,向心力更加强烈。

  强:独特优势不断强化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更足。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美西方反华势力不断抹黑香港“优势不再”,甚至祭出各种“唱衰”论调。但在事实面前,这些抹黑言论无一不以失败告终。事实说明,香港的自由港地位,简单低税制、资金自由流动、与国际接轨的监管制度,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等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彰显,向全世界展现了更安全、更自由、更开放、更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球投资者都可以放心大胆地来港投资兴业。从国安条例通过后的第一天起就有25家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到金融、文化等国际盛事接连举办,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和商界精英纷纷来港参加活动,用真心实意和真金白银对香港投下信心票。

  特区政府过去两年来,为各界范畴制定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制度和策略。以应对金融方面的威胁为例,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已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早前发布对香港的定期详细分析评估报告,再次肯定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具备稳健强韧的金融体系,并认同香港金融业在疫情期间持续扩张和发展。上周瑞士洛桑《2024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各项评分全面上升,重回世界前五。事实说明,香港的竞争力不仅没有因美西方的打压而受损,反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提升的巨大潜力。不论是“玩完论”还是“绝望论”,香港正在以实实在在的数据,向世人展现光明的前景。

  快:融入发展大局积极全面,八大中心建设快马加鞭。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有着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经济有韧性、有活力、有潜力,特别是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为香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遇。而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尤其是对接国家战略、推动“八大中心”建设方面,过去2年呈现出积极、全面、快速的趋势。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任之初就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并亲自担任组长,由三位司长担任副组长,而全体司局长均为督导组成员。督导组总揽督导所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工作,包括“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特区与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合作。

  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目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发展,而各项促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互联互通的政策措施亦成果丰硕,包括“港车北上”、大湾区高端人才流动、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海空货物联运、优化“跨境理财通”、“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跨境数据流动、“港资、港法、港仲裁”、湾区标准、“港澳药械通”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成功推行都对香港居民及企业用好湾区机遇,以及推动大湾区各城市间的高水平融合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香港“八大中心”建设的速度也在加快,尤其是国际创科中心可谓日新月异。本届特区政府推出“创科发展蓝图”,加快推动北部都会区、河套创科区的发展。如今香港创科发展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声势和国际影响力。例如,今日首届“国际生物计算创新峰会”在香港举行,这是国际社会对香港创科地位的肯定。今天,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百图生科(BioMa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百图生科将正式宣布在港设立全球其首个生物计算创新中心。这些事实都在说明,香港把握住了中央支持和历史机遇,在正确的道路上跑步前进。

  治: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强化,排解民生忧难成效显著。

  在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下,特区政府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除了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瞩目成效,民生政策也是亮点纷陈。李家超上任提出多管齐下解决房屋问题,包括首次提出兴建简约公屋,以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近日第一批简约公屋成功落成并接受申请,反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特区政府同时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计划提交㓥房标准建议,以取缔不适切居所。在保障劳工福利方面,行政长官今年会同行政会议接纳最低工资一年一检,有关改革使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更贴近社会经济变化,有效保障基层雇员利益。

  此外,特区政府透过输入外劳的行业计划和补充劳工计划,有效纾缓各行业劳工短缺的问题。在关顾民生方面,特区政府持续推出惠及民生的政策,透过完善地区治理体系,成立“关爱队”,在地区层面推展各项关爱活动。其他举措诸如提出缔造有利育儿的环境,支援新生家庭以鼓励生育,包括设立新生婴儿奖励金、提高与居所有关的税项扣除最高限额、资助出售单位和公屋优先安排等措施。日前一个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市民满意特区政府的工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两年来的事实说明,特区政府全力以赴,落实成绩卓有成效。当然,香港发展仍然还有许多问题,未来挑战也绝对不会轻松。但各界相信,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当家人、第一责任人,一定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以更有力举措推动香港由治及兴。

  历史一再证明,香港总能在危机和变局中抓住机遇、开创新局面,创造新的发展奇迹。正如夏宝龙主任所指出的,今日之香港,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朋友们。有伟大祖国做坚强后盾,有全体港人的努力打拼,香港由治及兴未来可期、前景广阔,我们坚信,新时代列车“香港号”的车轮一定会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