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会内外/保障关键基建安全 确保国际枢纽地位\陈克勤

2024-07-08 04:02: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保安局日前向立法会提交咨询文件,计划启动《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条例草案》立法,规管“关键基础设施营运者”及“关键电脑系统”。文件指出,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涵盖能源、陆空交通、资讯科技等八大类基础设施,营运者按法例有责任保障及通报事故,违反者最高罚款五百万元,持续违法行为则会处以额外的每日罚款。

  随着科技智能化日益普及,香港的大型机构和基础设施电子化程度亦越来越高。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对香港多个国际枢纽中心的顺畅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场显示系统故障敲响警钟

  就在上月23日,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班资料显示屏幕系统便发生故障,历时超过9小时,机场电子屏幕、网站及手机应用程式My HKG的航班资讯一度未能及时更新,令大批乘客未能透过显示屏得知航班资讯。虽机场已启动应急后备系统,惟显示资讯的格式不同,旅客需要询问工作人员,或查看手写的航班信息,对出行的旅客造成不便。

  靠手写这种较为“原始”的方式告知旅客航班信息,无疑会令人产生“时空穿越”的错觉。正如特首李家超对事件的评价:香港作为航空枢纽,航班显示系统的故障不应出现。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每年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来此旅游或转机,香港机场是他们对香港的第一印象,而香港机场一直以高效、专业、现代的形象,在全球机场排名中名列前茅,亦是国际航空机构评出的“全球五星机场”之一。今次事件加上去年的台风天气下交通安排不畅顺,都会对香港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今次事件中,后备系统未能完全发挥作用,亦充分反映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系统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过立法,进一步确保大型基建设施的运营机构对相关系统的运作安全负起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方案,对香港多个枢纽地位所起到的保障作用无疑是关键。

  重要基建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万幸的是,机管局称今次事件未涉及黑客攻击。但这亦引申出一个需要香港社会认真思考的问题:若我们的基础设施系统遭受黑客攻击,香港目前的安全措施和防范等级能否应对?美国早前一大型燃油运输管道营运商的电脑系统被黑客劫持勒索,多个州的能源供应陷入瘫痪。试想若港交所、葵青货柜码头或港铁等重要基建的电子系统遭到攻击劫持,这些支撑香港运作的重要基建一旦瘫痪,后果可谓不堪设想。

  故此,透过立法的方式,明确大型基建营运者在安全方面的法律责任,相信能够推动其进一步升级系统,建立更加系统的安全制度设计、执行和预防机制。另一方面,立法的咨询文件亦清晰指明,今次立法工作仅针对大型机构和设施,中小型企业和个人不会受到影响,立法亦不会涉及业务内容和个人资料的获取,仅仅聚焦大型机构和设施的系统安全。

  除了确立营运者在安全方面的权责,透过立法,亦可起到整体提升香港电子系统安全管理的作用。文件建议成立隶属保安局、具调查权力的专责办公室,负责监察、调查及跟进有关违规情况,协助营运者应对、复原及跟进违规行为,将系统安全的监察、预防和应对常态化、制度化,更好保障香港的公共安全和市民生活。

  保护关键基建设施的电脑系统安全,是香港社会长治久安,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作的必要保障,亦是确保香港各项国际枢纽中心地位不受影响的关键。期望政府可尽快完成立法咨询工作,将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行政、立法及相关业界共同努力,探讨出一条适合香港,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路径。

  民建联主席、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