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的集会上遭遇刺杀。从直播画面上来看,现场传出了五六声清脆的枪声,特朗普在倒下几秒后,又陆续有几声枪响。这次刺杀的历史性意义,足以改变美国并影响世界,其中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子弹将助特朗普打通重回白宫的最后一里路。
据央视和新华社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3日下午,特朗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竞选集会发表演讲时,现场响起枪声。他在特勤人员保护下立即撤离了演讲台。
拜登选情已无力回天
杀手前三枪是点射,擦破特朗普的右耳朵,距离右太阳穴不足一寸,右耳朵上缘的骨肉都碎了,鲜血喷出,灌入耳道,顺着耳咽管流入鼻腔和口腔,这也是特朗普随后大喊“fight”时嘴角鼻孔流血的原因。
另据报道,枪手当时从会场旁边的一栋楼上,在距离特朗普约180米至275米处用AR式步枪共发射了多达8发子弹。美国特勤局人员向媒体证实,特朗普情况安全。此次事件中造成现场观众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纽约时报》引述两名执法官员称,执法人员从一名已被击毙的白人男子身上搜出了一支AR-15型半自动步枪,他们认为该男子就是枪手。但最终确定枪手身份,还需要联邦部门使用国家枪支采购数据库对该武器进行紧急追踪。此次枪击事件被执法官员定性为“暗杀未遂”。
枪手在这个距离向特朗普开枪,其爆头概率极高,但实际上仅“打穿了右耳的上部分”(特朗普语),实属侥幸。
特朗普竞选团队称,特朗普情况稳定,仍然将继续出席15日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举行的2024年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
美国总统拜登在收到消息通报后,非常“专业”地表示:很高兴听到特朗普安全并情况良好。感谢特勤局将特朗普安全送达医院。美国不会容忍这种暴力行为。
尽管历史上针对美国总统或总统候选人的刺杀并不鲜见,但历史仍将会牢牢记住2024年7月13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在美国衰相已露、内政混乱的关键时刻,这次刺杀事件对美国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子弹助特朗普重回白宫。这是此次刺杀事件对美国最直接的影响。7月10日,美国知名影星、民主党金主佐治古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呼吁拜登退选。佐治古尼在文中写道:“说出来令人心碎,但三周前在筹款活动上与我在一起的拜登,不是2010年的‘大人物’拜登,甚至不是2020年的拜登。他是我们在辩论中看到的那个人。”
这虽然是佐治古尼个人的观点,但也代表了很多民主党人的心声。事实上,任何一个民主党人观看了2024年的第一场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都会对拜登“磕磕巴巴”的表现“感到绝望”。从那时起,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坚信特朗普将重回白宫。而这次枪响,无疑会让摇摆州和中间选民更加相信拜登不再是下届总统合适的人选,大难不死的特朗普会让支持者更加坚定信心。
其二,美国社会将会加速撕裂。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被数千名对总统选举结果不满的民众占领并引发流血冲突。此后,美国和世界相关舆论不约而同地发现,民主制度失序引发政治乱象,进一步撕裂了美国社会。更重要的是,美国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化,比如社会贫富分化、种族主义变本加厉,极右翼民粹势力加速坐大,草根运动推波助澜,加之政客为攫取政治资本,不惜激化矛盾、挑起对立。
美式民主的全面衰败
今年美国大选拜登与特朗普的“巅峰对决”本就剑拔弩张,此次刺杀事件必然是火上浇油。在保卫措施严密的情况下,竟然发生一名男子持步枪出现在集会活动现场外不远的一座建筑物屋顶,并能开枪射击,这本身就会引发人们的联想。接下来,拜登与特朗普两大阵营会发生什么更复杂的情况,真的很难预估,但对立加剧是毫无疑问的,美国社会撕裂也将无悬念。
其三,所谓的“民主灯塔”已成反面教材。美国总统选举本就充满政治算计和利益媾和,如果说人们此前只是怀着“吃瓜看戏”的心态注视着美国大选,那么,“713”枪声则让世人更加看清“美式民主”快速丧失所谓的“神圣性”“权威性”,同时,枪声还会让更多的人看清“美式民主”的阴谋、暴力和无可奈何。
联系此前美国仅凭一瓶洗衣粉、一份假情报就肆意发动战争、屠杀他国平民,采取单边制裁人为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种种劣迹,再看看两个风烛残年老人之间“巅峰对决”透出的微末“烛光”,“民主灯塔”已然沦为调侃戏谑。此前特朗普曾取笑拜登,“我们的国家正在被无能的人摧毁”,而就所谓“民主灯塔”而言,正从当初的“自我吹嘘”变为现在的“自我摧毁”,根本怪不得别人。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