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做强DSE品牌

2024-07-18 04: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DSE(文凭试)昨日放榜,逾18000名考生达到大学入学门槛,其中大部分会留在本地升读大学,另外一部分选择负笈海外。凭DSE成绩直接申请海外大学,这是香港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体现,也是香港打造国际教育枢纽的一个关键。

  DSE是全球唯一可使用中文作答的国际性考试,除了被本地院校和雇主作为升学和就业的评价依据,亦广受海内外大学认可。目前,内地有超过140所大学招收DSE考生入读本科课程,海外认可DSE的院校更多达600多家,其中不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等国际著名学府。这为DSE考生未来升学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但在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之下,香港教育也面对外国势力“泛政治化”的影响。特区政府近年优化中学课程,以公民科取代通识教育,结果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一度有传闻称,认可DSE的海外大学数目有所减少。考评局月前发表声明,指没有任何海外院校表示不再接受DSE,而DSE学生申请海外大学也非常顺利,反映DSE的国际认受性没有改变。

  有关传言被证实是一场误会,这当然是好事,但有关方面不可掉以轻心。针对香港及香港教育的抹黑,在可见的未来都不会减少,特区政府有必要加强海外公关宣传,澄清事实真相,不要让别有用心者的奸计得逞。

  事实上,香港有5所位列全球百大的院校,且整体上国际排名继续上升,充分证明本港教育质素高,是香港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更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一点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香港人口出生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影响深远,DSE考生在过去十多年间几乎减少一半。为善用本港优秀教育资源,本港“八大”招收非本地生的比例由两成增至四成。香港要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学生来港升学,有必要继续强化DSE的国际认受性。特区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多做工作,不断做强DSE品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