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国家队和中国香港队的奥运健儿全力拼搏,捷报频传,全城振奋沸腾。特别是“微笑剑后”江旻憓和“剑神”张家朗都是在逆境下绝地反击,凭着坚韧毅力一路晋级,为香港摘得奥运金牌,创造新历史,为香港扬威争光。
笔者认为,特区政府要好好借此奥运会契机,发扬奥运健儿逆境奋发,以敢打敢拚、永不放弃的香港精神,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拚搏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提升国民身份认同,激励他们为港争光,贡献国家。
逆境自强 不畏困难
是次特区政府购入巴黎奥运会转播权,让全港市民免费欣赏奥运会各项赛事十分明智。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事,吸引了不少市民齐集各大商场,为国家队和香港运动员欢呼打气,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和区旗升起时,观看的市民都会为参赛的运动员付出汗水、拚搏圆梦而感动和呐喊,更为祖国强大强盛而骄傲,爱国爱港情怀自然而生。
转播奥运会赛事,不单带动了商场、餐饮以及相关周边产业的生意,更凝聚了民心,让市民看到,很多中国品牌都登上了巴黎奥运会的舞台。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备受全球瞩目,优质的中国产品展示出强大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局在奥运期间也适时推出了《巴黎奥运.国家与香港》学与教资源,介绍了奥运历史、香港奥运之路及国家队香港队部分明星队员,以及介绍内地和香港的体育交流和国家对香港的支持,让香港青少年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港情,拓宽国际视野,塑造正确价值观。这些都是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这次几位为港争光、通过顽强拚搏夺取奖牌的奥运健儿,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香港精神”。江旻憓文武双全,品学兼优,堪称人生楷模。先后经历左右膝十字韧带断裂重创,三战奥运,锲而不舍,在落后1:7时,顽强追回比分,并一剑封后,终圆金牌梦;张家朗凭借日臻成熟的非凡技术,越战越勇,临危不乱,继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香港剑击运动缔造历史,力挫强敌,成功卫冕;还有“香港女飞鱼”何诗蓓在强手林立的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获得铜牌,连续两届为香港赢得奖牌。他们的佳绩令人振奋,他们的拚搏精神值得香港市民引以为荣。
这几面沉甸甸的奖牌背后都是香港精神的体现:逆境自强,不畏困难,百折不挠,亦正是香港社会各界当前最需要的信心动力。香港现正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攻坚创新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等等,无不需要敢打善拚,打“逆境波”,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
正如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北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行时表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希望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入理解和领会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锐意改革,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香港由治及兴。
守正创新融入国家大局
其实,香港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过去几代港人发挥狮子山精神,积极向上、努力打拼、同舟共济打下的根基,建设了繁荣富强的香港。虽然香港曾经历过黑暴和疫情,经济备受打击,幸得中央支持,及时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拨乱反正,社会各界凝聚共识,重归团结和谐。香港特区更履行了宪制责任,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国安法与维护国安条例紧密衔接、相辅相成,发挥“双法双机制”的制度优势,筑牢香港的国家安全屏障,全力拼经济谋发展。
正如“剑神”张家朗夺取奥运金牌后所言:“我们可以证明,我们在很小地方都可以做到很多不同东西,只要相信自己,不要觉得因为地方小而放弃或者不坚持。”
在香港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让我们延续巴黎奥运创下的佳绩,团结振奋,继续发挥“香港精神”,守正创新,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中国人为荣,善作善成,为香港再创辉煌。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监事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