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知库专栏/安老服务以人为本 改善“隐蔽长者”问题\周嘉俊、林于正

2024-09-05 05:01: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全球人口老化的背景下,隐蔽长者问题逐渐浮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四位长者中就有一位处于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的状态。据202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香港有约27万名独居长者,占总长者人口的18.5%。其中不少属于隐蔽长者,与社会联系微弱,未能被现有社区支援网络辨识与提供支援。

  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四成的长者正经历着社交孤立,一个月内接触的亲友数量少于两人。长者的孤独感会对生活满意度和健康状况构成负面影响,这不仅影响长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医疗开支增加,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一些原本仅面临轻微健康问题的长者,由于未能及时得到所需的支持,身体状况可能会急剧恶化。

  社交孤立形成恶性循环

  不少香港长者因健康问题接受医疗服务,才进入社区照顾系统,但此模式难以应对隐蔽长者问题。去年一份研究指出,导致长者社交孤立的因素往往比身体健康问题更早出现,甚至与身体健康无关,当中因素包括经济条件、配偶离世以及退休后社交圈缩窄。

  在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时才接受治疗,充其量是亡羊补牢之举,并不能对症下药。

  在现行的医疗及社区照顾系统中,长者往往被视为被动的服务使用者,他们一旦进入医疗系统,或需长期接受治疗。研究显示,香港近25%的长者再入院属于非计划性,而当中约两成是可避免的。虽然医疗服务致力于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能力,但正因为要频繁进出医院,他们难有閒暇在社区层面追求充实的生活。即便身处社区,许多长者实际上并未融入其中,日常生活更多变成了在各种社福和医疗机构间穿梭,与亲朋好友相处时间减少。即使香港拥有令人羨慕的预期寿命,长者的幸福感却并未同步提升,甚至呈现出下滑趋势。

  此外,当社交活动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时,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部分人建议长者搬迁到远离人群密集的社区环境,有关建议导致长者更加减少外出,进一步减低社交生活。这不仅加深社会将长者视为被动、不活跃群体的负面印象,也形成了一个持续的恶性循环。

  其实,香港现时并非没有针对隐蔽长者而设的服务,但受人手和资源限制,难以持续跟进每个个案和全面满足他们的服务需求。因此,香港需要从根源着手,改变社会对长者的负面印象,将他们视为宝贵的“资源”而非“成本”。

  “时间银行”做法值得借鉴

  事实上,由政府推动的“长者学苑”计划和社福机构营运的“时间银行”都是值得参考的成功例子。这些计划促进了他们与其他年龄层之间的社交互动,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子,进而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由于这类计划在香港尚未普及,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协助社区发挥创意,为长者创造更多贡献社区的机会。

  在现行的安老服务上,服务提供者亦可考虑让长者有更多机会参与服务设计与活动规划的决策流程。社区中曾有创新的项目由长者担任主导的角色,从构思到策划,再到推行,均交由长者作出决策,最终成功制作微电影和绘本。政府及社福机构需好好总结这些先行计划的经验,并考虑将长者参与程度列为项目评估的指标。这样可以有效确保长者的声音获得重视,而项目亦能更贴近长者的需要。

  只有当思维转变为实际行动,香港才能有效推行“以人为本”的长者照顾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关注长者的身体健康,更将他们心理、情绪及精神层面的福祉置于重要位置,扭转社会对长者的刻板印象,从根源应对隐蔽长者问题。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创新研究主管、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点击排行